资本结构决策的分析方法_26年注会财管预习知识点
注会《财管》涉及大量逻辑推理与数学运算,提前预习能让大家逐渐适应这种独特的思维模式。在预习中不断锻炼,正式学习时就能更快进入状态,提升学习效果。以下是东奥整理的26年注会财管预习考点讲解,一起来学习吧!
✅注会《财管》预习知识点汇总> ✅ 备考资料,注册即可免费领取>

资本结构决策的分析方法
一、资本成本比较法
1.含义:
资本成本比较法,通过计算各种长期融资组合方案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并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小的融资方案,确定为相对最优的资本结构。
2.特点:
优点:测算过程简单,是一种比较便捷的方法。
缺点:只是比较了各种融资组合方案的资本成本,难以区别不同融资方案之间的财务风险因素差异,在实际计算中有时也难以确定各种融资方式的资本成本。
二、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
1.决策指标
要点 | 内容 |
基本观点 | 能提高每股收益的资本结构是合理的,反之则不够合理 |
关键指标 |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是指每股收益不受融资方式影响的EBIT水平 【相关链接】有时考试中会特指用营业收入来表示,则此时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是指每股收益不受融资方式影响的营业收入水平 |

2.决策原则

3.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计算公式

【快速解答公式】

【提示】若要求计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销售水平

倒求Q即可。
4.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的特点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为企业管理层解决在某一特定预期盈利水平下的融资方式选择问题,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对不同融资方式下的每股收益进行比较,没有考虑各融资方式给公司带来的财务风险。
三、企业价值比较法
1.判断最优资本结构的标准
最优资本结构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资本结构。同时,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也是最低的。
2.确定方法
(1)企业市场总价值(V)
=普通股股权价值+债务价值+优先股价值=S+B+P

(2)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税前债务资本成本×(1-T)×B/V+股权资本成本×S/V+优先股资本成本×P/V
知识点来源:第八章 资本结构
● ● ●
注:以上内容选自闫华红老师《财管》科目基础班授课讲义
(本文为东奥会计在线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7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