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级会计实务考前每日一道主、客观题:8月28日




有些事年轻的时候不做,就真的没有机会再去做了。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备考正在继续,不要怕失败和跌倒了重新再来,只怕把一些期望一直埋在心里,最后变成了内心时常叨扰的痛。
导航栏(点击跳转习题) | |
客观题 | 主观题 |
【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B.对于享受税收优惠的研究开发支出,在形成无形资产时,初始确认时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存在差异,但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C.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
D.如果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较长,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以现值确认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无论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如何,递延所得税资产均不予折现。选项D错误。
【知识点】特定交易或事项涉及递延所得税的确认
【章节&考情分析】第十七章 所得税
【计算分析题】
甲公司2014年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为零,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为30万元(系2013年年末应收账款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甲公司2014年度有关交易和事项的会计处理中,与税法规定存在差异的有:
假定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暂时性差异,不考虑其他因素。
资料一:2014年1月1日,购入一项非专利技术并立即用于生产A产品,成本为200万元,因无法合理预计其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核算。2014年12月31日,对该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后未发现减值。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在计税时,对该项无形资产按照10年的期限采用直线法摊销,有关摊销额允许税前扣除。
资料二:2014年1月1日,按面值购入当日发行的三年期国债1000万元,作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核算。该债券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年末付息一次,到期偿还面值。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确认了50万元的利息收入。根据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资料三:201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10000万元,减值测试前坏账准备的余额为200万元,减值测试后补提坏账准备1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提取的坏账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
资料四:2014年度,甲公司实现的利润总额为1007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预计从2015年开始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且未来期间保持不变。
(1)分别计算甲公司2014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2)分别计算甲公司2014年年末资产负债表“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项目“期末余额”栏应列示的金额。
(3)计算确定甲公司2014年度利润表“所得税费用”项目“本年金额”栏应列示的金额。
(4)编制甲公司与确认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和所得税费用相关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甲公司2014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0070-200/10(税法上无形资产摊销金额)-50(国债免税利息收入)+100(补提的坏账准备)=10100(万元); 甲公司2014年度应交所得税=10100×15%=1515(万元)。
(2)①资料一:
该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不确定,且2014年年末未发现减值,未计提减值准备,所以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税法上按照10年进行摊销,因而计税基础=200-200/10=18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180=2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20×25%=5(万元)。
②资料二:
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等,均为1000万元,不产生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③资料三:
该应收账款账面价值=10000-200-100=9700(万元),由于税法规定提取的坏账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所以计税基础为1000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0000-9700)×25%=75(万元)。
④“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期末余额=(10000-9700)×25%=7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项目期末余额=20×25%=5(万元)。
(3)
本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0×25%-0=5(万元),本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75-期初余额30=45(万元);
本期发生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本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5-45=-40(万元);
所得税费用本期发生额=当期1515-递延40=1475(万元)。
(4)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1475
递延所得税资产 4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15
递延所得税负债 5
【章节&考情分析】第十七章 所得税
注:以上中级会计考试习题内容出自东奥教研团队
(本文为东奥会计在线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