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在设计审计程序以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从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披露认定层次方面考虑重大错报风险。
更新时间:2025-11-03 15:16:27 查看全文>>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在设计审计程序以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从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披露认定层次方面考虑重大错报风险。
更新时间:2025-11-03 15:16:27 查看全文>>
审计取证单是审计证据的一种类型。当无法直接获得审计证据的时候,可以将审计发现的事实在审计取证单中做出客观详细的陈述,然后让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取证单的中的事实予以确认,从而作为对某一事项的取证材料。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构成财务报表基础的会计记录所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受审计证据质量的影响。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可能越少。
审计证据的程序
1.检查,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或文件进行审查,或对资产进行实物审查。
2.观察,是指注册会计师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实施的程序。
3.询问,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复进行评价的过程。
4.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直接从第三方(被询证者)获取书面复以作为审计证据的过程,书面复可以采用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等形式。
5.重新计算,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的准确性进行核对。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相关性的区别:
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样本量)的衡量。影响因素包括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和审计证据质量。其中,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所需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审计证据质量越高,所需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
相关性,是指用作审计证据的信息与审计程序的目的和所考虑的相关认定之间的逻辑关系。
注册会计师只能利用与审计目标相关联的审计证据来证明和否定管理层所认定的事项。
确定审计证据相关性时考虑的因素:
(1)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
(2)不同来源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可能与同一认定相关;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影响适当性。
审计证据充分性与适当性的关系:
(1)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可能越少。
(2)仅靠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可能无法弥补其质量上的缺陷。
(3)只有充分且适当的审计证据才有证明力。
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样本量)的衡量。影响因素包括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和审计证据质量。其中,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所需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审计证据质量越高,所需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
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
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可接受的差异额是指在设计和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可接受的差异额。在实施实质性程序时,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的可接受差异额通常不超过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审计含义理解要点:
1、审计的用户是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即审计可以用来有效满足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的需求。
2、审计的目的是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内涵,增强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即以合理保证的方式提高财务报表的质量,而不涉及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
相关知识点,可以点击查看:
重要性的评估与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审计意见都存在密切的关系,在执业中,注册会计师必须运用职业判断能力对被审计单位的重要性作出合理的判断。注册会计师在对重要性作出判断时必须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1、以往的审计经验。
2、有关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
3、被审计单位的性质、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
4、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
5、错报漏报的性质。
6、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审计程序的性质是指审计程序的目的和类型,目的。比如说控制测试目的是通过实施控制测试以确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类型是七种具体审计程序,询问、观察、检查等。
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已经评估了重大错报风险、并将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落实到了具体项目的具体认定,所以,分析的针对性很强,很仔细,即“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深入”。
若审计师就同一审计目标发出向多位被询证人进行函证,则应在收到回函后,编制《函证结果汇总表》作为综合性的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并记录对函证结果做出的评价。
最新知识问答
名师讲解再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是什么
知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