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计抽样得出总体结论:如果样本结果不支持计划的控制运行有效性和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注册会计师通常有两种选择:进一步测试其他控制(如补偿性控制),以支持计划的控制运行有效性和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提高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并相应修改计划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更新时间:2025-08-18 10:51:42 查看全文>>
审计抽样得出总体结论:如果样本结果不支持计划的控制运行有效性和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注册会计师通常有两种选择:进一步测试其他控制(如补偿性控制),以支持计划的控制运行有效性和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提高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并相应修改计划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更新时间:2025-08-18 10:51:42 查看全文>>
非统计抽样不计量抽样风险。
在非统计抽样中,抽样风险无法直接计量。注册会计师通常将估计的总体偏差率(即样本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相比较,以判断总体是否可以接受。
不同时具备统计抽样两个基本特征的抽样方法为非统计抽样。
非统计抽样优点:
1.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
2.主要用于定性分析。
非统计抽样缺点:
货币单元抽样属于统计抽样。
货币单元抽样是一种运用属性抽样原理对货币金额而不是对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它是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方法的分支,有时也被称为金额单元抽样、累计货币金额抽样以及综合属性变量抽样等。
货币单元抽样优点:
(1)货币单元抽样以属性抽样原理为基础,注册会计师可以很方便地计算样本规模和评价样本结果,因而通常比传统变量抽样更易于使用;
(2)货币单元抽样在确定所需的样本规模时无须直接考虑总体的特征(如变异性),因为总体中的每一个货币单元都有相同的规模,而传统变量抽样的样本规模是在总体项目共有特征的变异性或标准差的基础上计算的;
(3)货币单元抽样中,项目被选取的概率与其货币金额大小成比例,因而无须通过分层减少变异性,而传统变量抽样通常需要对总体进行分层以减小样本规模;
(4)在货币单元抽样中使用系统选样法选取样本时,如果项目金额等于或大于选样间距,货币单元抽样将自动识别所有单个重大项目,即该项目一定会被选中;
1.如样本中发现了控制偏差,有两种处理办法:
(1)扩大样本规模,以进一步收集证据(当已有的证据无法直接形成抽样结论)。
(2)认为控制没有有效运行,增加对相关账户的实质性程序(即放弃对控制的信赖)。
如在会计期末实施控制测试,测试总体涵盖的测试期间通常就是整个会计年度,无需专门定义测试期间。由于内部控制的相对稳定性,注册会计师通常选择在期中实施控制测试。由于期中测试日至年末的相关业务尚未发生,注册会计师在期中无法测试将在剩余期间执行的控制。这就需要恰当定义测试期间。
定义误差构成条件:识别误差的标准,注册会计师必须事先准确定义构成误差的条件,否则,执行审计抽样程序时就没有识别误差的标准。在细节测试中,误差是指错报,实际工作中常常指错报金额(元)的表现形式。
变量抽样法又称“变量抽查法”,是指对稽查对象总体的货币金额进行实质性测试所采用的抽查方法。
审计抽样的类型: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属性抽样与变量抽样。统计抽样在审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方法,主要有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两种,同时还存在双重目的抽样等。
审计抽样选取项目的方法是:随机数表选样法、系统选样法、分层选样法。
最新知识问答
名师讲解审计抽样如何得出总体结论
知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