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部风险是指源自企业内部的因素引发的风险,这类风险主要与企业自身的决策、管理行为、员工活动或制度缺陷相关,可能导致企业目标无法实现、遭受损失或运营失效。具体表现为人为失误(如员工渎职或管理层决策错误)、组织结构问题(如流程不畅或管理体系缺陷)、技术故障(如信息系统安全漏洞),以及战略、运营或财务层面的管理不善。
更新时间:2025-08-08 14:26:05 查看全文>>
内部风险是指源自企业内部的因素引发的风险,这类风险主要与企业自身的决策、管理行为、员工活动或制度缺陷相关,可能导致企业目标无法实现、遭受损失或运营失效。具体表现为人为失误(如员工渎职或管理层决策错误)、组织结构问题(如流程不畅或管理体系缺陷)、技术故障(如信息系统安全漏洞),以及战略、运营或财务层面的管理不善。
更新时间:2025-08-08 14:26:05 查看全文>>
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的核心区别在于风险源的可控性:前者源于企业内部活动,后者来自企业无法直接控制的外部环境。具体差异如下。
1.风险来源
(1)内部风险:源于企业内部,如战略选择失误、管理架构不合理、员工专业能力不足、财务结构不良、信息系统故障、营销管理乏力等。
(2)外部风险:来自企业外部,包括政策法规变化、经济周期波动、市场竞争加剧、客户偏好改变、科技发展、自然灾害、社会文化变迁等。
2.可控性
(1)内部风险:相对可控。企业可以通过完善内部管理、优化流程、加强内部控制、提升员工素质、合理配置资源等措施,对内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2)外部风险:相对不可控。企业通常难以对宏观经济形势、政策法规调整、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施加直接影响,只能通过提前识别、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对策略等方式,尽量减少外部风险带来的损失。
企业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的分类体系已在多个权威管理文献中形成共识,具体分类如下。
1.内部风险
(1)战略风险:企业在战略管理过程中,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以及主体对环境的认知能力和适应性有限,而导致企业整体性损失和战略目标无法实现的可能性及损失。
(2)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使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取的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差的可能性。包括流动性风险、筹资管控风险、资金管理风险、利率汇率风险、成本费用控制风险等。
(3)经营风险: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外部市场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以及主体对环境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的运营失败或运营活动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及损失。例如,竞争风险、价格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需求风险、市场供应风险等。
2.外部风险
(1)政治风险:指政府组织行为和政府官员行使权力等产生的不确定性。
内部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内部因素导致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战略风险
(1)略规划风险:公司制定的战略决策不符合股东、其他关键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以及公司的现状,可能导致战略目标难以实现。
(2)战略执行风险:战略与组织架构和管理流程不匹配、资源分配不合理及战略合作伙伴选择不当等,会使战略实施无效或低效。
(3)科技创新风险:公司科技创新战略错误、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被替代,或核心技术被淘汰,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2.财务风险
(1)流动性风险:在公司债务到期时,没有资金来源或必须以较高成本筹资,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
1.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员工专业胜任能力等人力资源因素;
2.组织机构、经营方式、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等管理因素;
3.研究开发、技术投入、信息技术运用等自主创新因素;
4.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
5.营运安全、员工健康、环境保护等安全环保因素。
风险类型可以分为两大类: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
相关知识推荐
最新知识问答
名师讲解内部风险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