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股收益分析法——2026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预习阶段知识点
坚持下去便可胜利。只要心还在,梦想还在,我们还可以坚持直至胜利。2026年中级会计考试预习阶段已经开始,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害怕的心。莫害怕,抓住希望便可突破困境找到方向。

【第五章 筹资管理(下)】
每股收益分析法
能够提高普通股每股收益的资本结构,就是合理的资本结构。因此,在不同方案间比较时,要选择能够使每股收益最大的方案。
(1)每股收益的计算
每股收益EPS=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EBIT−I)(1−T)−DP]/N
式中,I:年利息;T:所得税税率;DP:优先股股利;N: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一零零”· 易混提示】区分每股收益与财务杠杆系数。
| 计算公式 | 解释 |
| 每股收益EPS= [(EBIT−I)(1−T)−DP]/N | 每股收益属于股东,是税后口径 |
财务杠杆系数DFL=EBIT/[EBIT-I-DP/(1-T)] | 财务杠杆系数衡量利息的放大作用,是税前口径 |
(2)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计算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即不同筹资方案下每股收益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EBIT)或业务量水平(销售收入)。
[(EBIT-I1)(1-T)-DP1]/N1=[(EBIT-I2)(1-T)-DP2]/N2
求解EBIT。
【“一零零”· 技巧】求解无差别点的快速计算(交叉相乘并相减):
EBIT=[N1×利息2−N2×利息1]/(N1−N2)

如果没有优先股,EBIT=N1I2-N2I1/N1-N2
由于优先股股利是以税后利润支付,而债务利息是以税前利润支付,因此债务利息I与税前优先股股利DP/(1-T)才能保持口径一致。
(3)每股收益分析法的决策
比较预计的EBIT(或收入)与计算出的无差别点,决定应选择的筹资方案。
也可以比较两个方案的每股收益,选每股收益大的方案。

【提示】企业的EBIT大于无差别点,说明企业经营风险小→可以高负债(财务风险大)→偏债型,也就是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尽量增大EPS。反之,应选择偏股型。
或者,可以用图形分析(了解),右图中彩色线段部分的EPS更大。

【“一零零”· 易错提示】做题中的易错点
①计算时不要忽略目前的债务利息和普通股股数。
②债券溢价或折价发行时,债券的利息=面值×票面利率(双面君)。
③如果要求计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销售收入(销量),建议先按前面的计算步骤求解出 EBIT,然后通过本量利的基本公式(EBIT=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进行倒算。
✅推荐阅读:2026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预习阶段知识点汇总,备考不费力!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每股收益分析法相关内容。考生们要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预习阶段的学习时间,积极备考,希望大家都能取得中级会计师资格证!
注:以上内容选自张一琳老师《财务管理》2025考季基础精修班课程讲义
(本文为东奥会计在线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7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