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壁垒!注会证书与职称衔接,各地互认政策盘点!




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发布并动态调整职业资格与职称互认制度,部分地区明确将注册会计师与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直接对应。这一举措,无疑为原本就含金量十足的注会证书再添重磅砝码。那么,互认制度的推行究竟为取得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开辟了哪些新机遇?当下,全国又有哪些地区推行了注册会计师与职称的对应关系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买26送25「全套课」今年明年都能考>✅ 资料库免费开放,注册领超多学习资料>
▏职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通常需要通过国家统一的考试或认证获得。是从事某一职业的准入门槛,体现了从业者对某一职业领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和待遇等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学识水平和工作成就的认可和肯定。职称的评定通常依据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业绩、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等多方面的表现。
为有效减少重复评价,切实减轻专业人员负担,2017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初步打通了职业资格制度与职称制度这两大体系间的壁垒。
该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促进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实现有效衔接,具体举措为:
“在职称与职业资格密切相关的职业领域建立职称与职业资格对应关系,专业技术人才取得职业资格即可认定其具备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并可作为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条件。初级、中级职称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专业不再进行相应的职称评审或认定。”
在《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引领下,2019年,人社部进一步聚焦会计行业,发布了《关于深化会计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进一步推进会计行业职业资格与职称间的互认,促进职称制度与会计人员培养、使用相结合。指导意见原文显示:
“探索建立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职业资格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相同或相近科目互认互免等衔接措施,减少重复评价,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探索建立会计与审计、经济等属性相近职称系列(专业)的衔接措施。”
“用人单位应当结合用人需求,根据职称评价结果合理使用会计人员,实现职称评价结果与会计人员聘用、考核、晋升等用人制度相衔接。”
在中央政策的积极号召和有力推动下,全国各地职业资格与职称互认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进程不断加快。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完善,各地发布的互认政策主要涵盖以下两个核心要点:
▏职称认定与申报:专业技术人员按规定取得的相应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证书,将被认定其具备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并且这一认定结果可作为申报高一级职称的重要条件。
▏岗位聘任与使用:符合对应条件的人员,用人单位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按照相应专业技术岗位的任职条件和聘任程序,择优聘任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
尽管互认政策的应用场景目前相对有限,但对于拥有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职业资格的人员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这一政策不仅拓宽了他们的就业渠道,增加了就业机会,还有效减轻了他们的考试负担,使他们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不过,需要特别提醒考生的是,互认并不意味着两种资格可以完全等同,也不实行“以证换证”的方式。
2021年末,财政部印发《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 - 2025年)》,再次着重强调推进“研究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与注册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科目互认”这一重要举措,为会计行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去年,河南人社厅发布《关于切实做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和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与职称衔接对应工作的通知》,规范了该地区部分职业领域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关系,其中确认注册会计师与会计师或审计师对应!
随着各地区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职业资格与职称互认制度的全面推行,由于不同地区对人才的需求存在差异,对于注册会计师的互认关系确定也各有特色。东奥精心盘点了各地发布的注册会计师互认政策,整理成互认政策地图,一起来看!
地区 | 对应关系 | 政策原文 |
北京 | 会计师 | 查看原文> |
广东 | 会计师或审计师 | 查看原文> |
贵州 | 审计师 | 查看原文> |
云南 | 会计师 | 查看原文> |
天津 | 会计师或审计师 | 查看原文> |
内蒙古 | 会计师或审计师 | 查看原文> |
黑龙江 | 审计师 | 查看原文> |
福建 | 会计师或审计师 | 查看原文> |
山东 | 会计师或审计师 | 查看原文> |
湖北 | 会计师或审计师 | 查看原文> |
广西 | 会计师或审计师 | 查看原文> |
宁夏 | 会计师或审计师 | 查看原文> |
新疆 | 会计师或审计师 | 查看原文> |
重庆 | 会计师 | 查看原文> |
四川 | 会计师或审计师 | 查看原文> |
河南 | 会计师或审计师 | 查看原文> |
对于注会考生来说,注会证书地位虽高,但部分企业却对职称更为认可,互认机制的执行,无疑给注会考试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可作为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条件”也给想要继续“深造”的注会证书持证人减轻了不少考试压力。如今26年注会考试预习备考已经开始,各位考生赶快开始预习吧!
(本文是东奥会计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自东奥会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