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东奥会计在线>注册会计师>经济法>高频考点>正文

法律规范_26年注会经济法预习知识点

来源:东奥会计在线责编:mayuxuan2025-09-29 15:45:15
报考科目数量

3科

学习时长

日均>3h

2026的注会考季已经开始,经济法条文年年微调,早点熟悉才能后发制人。东奥把各章预习知识点打包成“早鸟地图”,框架、关键词、易混点一次拎清。

注会《经济法》预习知识点汇总> ✅ 备考资料,注册即可免费领取>

法律规范_26年注会经济法预习知识点

法律规范

1.什么是法律规范?

(1)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体规定主体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

(2)法律规范是法律构成的基本单位,具体体现法律的属性,实现法律的功能。

(3)法律规范具有如下特征:

①法律规范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

②法律规范规定主体的行为模式,具有可重复适用性和适用的普遍性(VS国家个别命令);

③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强,确定性程度高(VS法律原则、法律概念)。

2.法律规范VS规范性法律文件

(1)规范性法律文件,是以规范化的成文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种法的形式的总称,是有权制定法律规范的国家机构制定或发布的,具有普遍拘束力的法律文件。

(2)规范性法律文件是表现法律内容的具体形式,是法律规范的载体。

3.法律规范、法律条文和规范性法律文件

(1)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文字表述形式,是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2)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内容,但并非唯一内容,法律条文的内容还可能包含其他法律要素(如法律原则等);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也不是一一对应的,一项法律规范的内容可以表现在不同法律条文甚至不同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同样,一个法律条文中也可以反映若干法律规范的内容。

(3)法律条文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基本构成要素。

4.从法的应用意义上对法律规范的分类

分类标准

类别

基本含义

根据法律规范为主体提供行为模式的方式进行区分

授权性规范

“可以……”“有权……”

“享有……权利”

义务性规范

命令性规范

“应(当)……”“(必)须……”“有……义务”

禁止性规范

“不得……”“禁止……”

根据法律规范是否允许当事人进行自主调整,及按照自己的意愿设定权利和义务的标准进行区分

强行性规范

不允许任意变动和伸缩

任意性规范

(1)在法定范围内允许行为人自行确定其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

(2)根据任意性规范协商确定的规则,任意性规范在当事人之间具有法律拘束力,只有在当事人没有约定的情况,才适用法律的一般规定

根据法律规范内容的确定性程度进行区分

确定性规范

内容已经完备明确,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范

非确定性规范

委任性规范

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具体内容由有关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例如“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规则由国务院规定”

准用性规范

本身没有具体的规则内容,而是规定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有关规定内容。例如“供用水、供用气、供用热力合同,参照适用供用电合同的有关规定”

5.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

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及要素间在逻辑上的相互关系。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由假定(或称条件)、模式和后果三个部分构成:

(1)假定,是指适用该规范的条件和情况;

(2)模式,包括可为模式、应为模式和勿为模式;

(3)后果,分为合法后果和违法后果。

知识点来源第一章 法律基本原理

● ● ●

注:以上内容选自黄洁洵老师《经济法》科目基础班授课讲义

(本文为东奥会计在线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打印

精选推荐

报考咨询中心 资深财会老师为考生解决报名备考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2026年注会1v1
盲盒免单
资料下载
查看资料
免费领取

学习方法指导

名师核心课程

零基础指引班

高质量章节测试

阶段学习计划

考试指南

学霸通关法

辅导课程
2026年注会课程
辅导图书
2025年注册会计师图书
申请购课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