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管理_2025年注会财管学习要点
在注会财管考试中,现金管理作为核心章节,既是高频考点,也是企业财务决策的关键工具。掌握这一知识点不仅能帮助考生攻克计算型考题,更能构建财务分析的底层逻辑。学习时需注意将理论公式与实际案例结合,避免死记硬背。
【所属章节】
第十一章:营运资本管理
第二节:现金管理
【知 识 点】
现金管理
一、现金置存的原因及管理方法
(一)企业现金置存的原因
种类 | 含义 | 影响因素 |
交易性需要 | 置存现金以满足日常业务的现金支付需要 | 流动资产投资影响因素 |
预防性需要 | 置存现金以防发生意外的支付 | (1)企业愿意承担风险的程度 (2)企业临时举债能力的强弱 (3)企业对现金流量预测的可靠程度 |
投机性需要 | 置存现金用于不寻常的购买机会 | (1)企业在金融市场的投资机会 (2)企业对待风险的态度 |
(二)现金管理的方法
管理策略 | 内容 |
力争现金 流量同步 | 如果企业能尽量使它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发生的时间趋于一致,就可以使其所持有的交易性现金余额降到最低水平 |
使用现金 浮游量 | 从企业开出支票,收票人收到支票并存入银行,至银行将款项划出企业账户,中间需要一段时间。现金在这段时间的占用称为现金浮游量。不过,在使用现金浮游量时,一定要控制好使用的时间,否则会发生银行存款的透支 |
加速收款 | 这主要指缩短应收账款的时间。做到既利用应收账款吸引顾客,又缩短收款时间,从两者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 |
推迟应付 账款的支付 | 指企业在不影响自己信誉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期,充分运用供货方所提供的信用优惠 |
二、最佳现金持有量分析
(一)存货模式
将存货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用于确定目标现金持有量。
1.假设前提:(补充)
(1)现金的支出过程比较稳定,波动较小,而且每当现金余额降至零时,均通过变现部分证券得以补足;(不允许短缺)
(2)企业预算期内现金需要总量可以预测;
(3)证券的利率或报酬率以及每次固定性交易费用可以获悉。
2.决策原则
设一定时期的现金总需要量为T
交易次数=现金总需要量/每次变现证券的数额=T/C
找出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最小的那一现金持有量
最佳现金持有量C*是机会成本线与交易成本线交叉点所对应的现金持有量。
3.计算公式
扩展
4.存货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现金持有量的存货模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
缺点:
(1)该模型假设现金需要量恒定;
(2)该模型假定现金的流出量稳定不变,假设计划期内未发生其他净现金流入,需要现金靠变现证券满足,未考虑现金安全库存。实际上这很少出现。
(二)随机模式
随机模式是在现金需求量难以预知的情况下进行现金持有量控制的方法。
1.基本原理
企业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测算出一个现金持有量的控制范围,即制定出现金持有量的上限和下限,将现金量控制在上下限之内。
2.计算公式(注意影响因素)
(1)现金返回线(R)的计算公式:
式中:b-每次有价证券的固定转换成本;
i-有价证券的日利息率;
δ-预期每日现金余额波动的标准差;
L-现金存量的下限。
(2)现金存量的上限(H)的计算公式:H=3R-2L。
(3)下限的确定:受到企业每日的最低现金需要量、管理人员的风险承受倾向等因素的影响。
3.随机模式与存货模式的比较
(1)相同点:相关成本(机会成本,交易成本)
(2)不同点:
1)适用范围不一样
①存货模式:未来的需要量恒定;
②随机模式建立在企业的未来现金需求总量和收支不可预测的前提下,因此计算出来的现金持有量比较保守。
2)现金安全储备考虑不一样
①存货模式:不考虑
②随机模式:L
● ● ●
以上就是注会考试《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知识点“现金管理”相关内容,完成该知识点的学习后可以点击下方模块,开启习题练习
注:以上内容选自闫华红老师《财务成本管理》科目基础班授课讲义
(本文是东奥会计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自东奥会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