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考试几年内考完几科?在职党三年够吗?
对于忙碌的在职人士而言,cpa考试就像一座看似不可逾越的高峰。专业阶段六门科目必须在连续五个考试年度内通过,而综合阶段则无时间限制。那么,在职党能否在三年内完成这一挑战?答案是肯定的,但这需要科学的规划和坚定的执行力。

一、cpa考试几年内考完几科?在职党三年够吗?
cpa考试采用“5年滚动制”,这一规则对考生规划备考路径至关重要。根据中注协规定,考生需要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专业阶段全部6门科目。这意味着从考生通过第一门科目的那一年开始计算,5年内必须通过剩余科目,否则最早通过的成绩将会作废。
考试分为两个阶段: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专业阶段包含《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六门科目;综合阶段则是《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分为试卷一和试卷二)。通过专业阶段所有科目后,才能报考综合阶段,而综合阶段没有时间限制。
尽管政策允许最长五年通过专业阶段,但实际推荐备考周期是2-3年。大多数成功考生选择在2-3年内通过专业阶段全部科目,再用一年时间通过综合阶段,整体在3-4年内完成全部考试。这样的安排既避免了五年大限的压力,又能保持学习连贯性。
对于在职考生而言,将整个cpa考试周期控制在3-4年是较为理想的“黄金周期”。不建议真的用满五年时间,因为如果中间有一年出现差错有科目没有通过,就会影响到后面的备考,甚至可能导致已通过科目成绩失效的风险。
二、在职党三年通关cpa考试是否现实?
对于在职考生来说,三年内完全有可能攻克cpa所有科目。事实上,在高顿的学员中,有不少在职期间备考cpa一次拿下多科的考生,因此三年时间拿下cpa考试绰绰有余了。关键在于制定合理的科目搭配方案和时间管理策略。
从时间投入来看,cpa各科目所需学习时间不同:《会计》约需400小时,《审计》350小时,《财务成本管理》320小时,《税法》300小时,《经济法》220小时,《战略》200小时。对于在职考生,如果每天能保证2-3小时的学习时间,周末适当增加,三年内完成所有科目是完全可行的。
▶以下是针对在职考生的三年通关方案:
第一年:会计+税法
会计是cpa考试的核心和基础,与其他科目关联度大,优先攻克会计能为后续科目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税法与会计有紧密联系,会计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讲解税法中所得税的知识点,而且所得税几乎贯穿了会计的整本书内容。
第二年:审计+战略
审计需要以扎实的会计知识为基础,放在会计之后学习更为合适。战略和审计之间都涉及到内部控制的知识点,两者可以交叉学习,节省备考时间。第二年只备考两门科目,也为第一年可能存在的未通过科目留出了复习和补考的时间。
第三年:财管+经济法
财管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里面涉及很多公式,偏理科。有了会计基础后,学习财管会更加游刃有余。经济法相对独立,学起来比较简单,可以平衡难度。
这一安排充分考虑了在职考生时间紧张的特点,每年备考科目数量适中,且符合科目间的逻辑关系和学习规律。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东奥会计在线提供的cpa考试科目等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公布的内容为准!
推荐阅读: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7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