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成绩保留5年怎么算?




注会证书作为财会领域的重要资格证书,其考试成绩的有效期规则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专业阶段六科成绩保留5年的计算方式,让不少考生既期待又紧张。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成绩有效期规则,快来看看吧!
一、注会成绩保留5年怎么算?
专业阶段成绩有效期采用“滚动制”计算,起点是考生通过第一门科目的年份。例如,若你在2025年通过《会计》,则从2025年起算,需在2025-2029年这五年内通过剩余五科。若第五年(2029年)结束时仍有科目未通过,则2025年通过的《会计》成绩作废,需重新报考;但2026-2029年通过的科目成绩仍有效,进入下一个五年周期。
关键细节需注意:
1.“中断”不影响已合格成绩:备考途中某年未报名或未通过,不会导致已通过科目失效,仅从首科通过年份起算五年。
2.单科有效期独立:每科成绩自通过年度起五年内有效。例如,2025年通过《会计》,2026年通过《审计》,则《会计》有效期至2029年,《审计》至2030年。
3.综合阶段无限制:通过专业阶段后,综合阶段成绩永久有效,可随时报考。
二、2025年注会成绩哪天公布?
根据中注协官宣,2025年注会成绩将于11月下旬公布,考生可通过两大官方渠道查询:
1.电脑端:登录“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网上报名系统”(https://cpaexam.cicpa.org.cn),点击“成绩查询”按钮,输入身份证号、姓名及密码即可查看。
2.移动端:关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栏“CPA考试”→“CPA考试网报系统”,一键获取分数。
三、什么时候开始预习26年注会考试?
2026年注会考试预计于8月下旬举行,结合历年规律与专家建议,现在就是预习启动的最佳时机。原因有三:
1.教材下发前需打基础:注会教材通常于次年2月底或3月初发放,从教材下发到考试仅有5个多月,而注会难度大,5个月时间可能不足,提前预习可减轻后期压力。
2.分阶段规划更高效:预习阶段可重点攻克《会计》《审计》等难度较高的科目,为后续强化、冲刺阶段留出时间。
避免“临时抱佛脚”:注会考试内容多、覆盖广,提前预习能帮助你逐步建立知识体系,避免考前焦虑。
3.行动建议:立即制定预习计划,每天保证1-2小时学习时间,优先梳理《会计》长投、合并报表等高频考点,为2026年备考抢占先机。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东奥会计在线提供的注会考试科目等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公布的内容为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