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注会考试科目安排出炉了吗?




注会考试被誉为中国财会行业的"黄金证书",每年都吸引着大量考生投身其中。对于计划参加2026年注会考试的考生而言,考试科目安排和时间节点无疑是关注的焦点。虽然官方最终公告尚未发布,但可以根据以往情况进行预测。
一、2026年注会考试科目安排出炉了吗?
截至目前,中注协尚未正式发布2026年考试公告。然而,根据近年考试安排规律,可以对2026年注会考试时间做出预测。
注会考试时间安排具有明显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回顾近五年的考试安排,专业阶段考试一直集中在8月下旬的周末进行。2025年注会考试于8月23日-24日举行,2024年考试同样在8月下旬进行,这一规律使得2026年考试时间的预测具有较高可靠性。
按照惯例,中注协通常会在每年3月发布当年的《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报名简章》,其中包含详细的考试时间、科目安排和报名条件等信息。考生可关注中注协官网(https://www.cicpa.org.cn)获取最新动态。
▶预测的考试科目与时间安排
基于2025年考试安排和历年规律,2026年注会考试科目时间预测如下:
专业阶段考试(预计2026年8月22日-23日):
8月22日(周六):
08:30-11:30《会计》(第一场)
13:00-15:00《税法》
17:00-19:00《经济法》
8月23日(周日):
08:30-11:00《审计》
08:30-11:30《会计》(第二场,仅部分考区)
13:00-15:30《财务成本管理》
17:00-19:00《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综合阶段考试(预计2026年8月23日):
08:30-12:00《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
14:00-17:30《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
二、注会考试科目安排背后有哪些关键信息需要掌握?
▶考试科目间的内在逻辑与搭配策略
注会专业阶段六科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理解这种联系对于制定备考策略至关重要。
●科目关联性分析:
会计是基石:作为核心基础科目,会计知识贯穿于审计、税法乃至财务成本管理等多个科目。扎实的会计基础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前提。
审计与会计的紧密关系:审计科目高度依赖会计知识,缺乏会计基础直接学习审计会感到抽象难懂。
财管与战略的交叉:财务成本管理与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在内容上存在交叉,如企业战略分析、风险评估等内容在两科中均有涉及。
●基于科目关联性的备考策略,可以参考如下:
报考科目数 推荐科目组合 适用考生类型
一年两科:会计+税法,适用工作繁忙、学习时间有限的在职考生
一年三科:会计+审计+税法,适用基础较好、时间相对充裕的考生
一年四科及以上:全科报考,适用全职备考或专业背景较强的考生
▶成绩有效期与合格标准
注会考试实行阶梯式合格标准:
专业阶段:单科满分100分,60分及格,成绩有效期为5年(从通过第一科开始计算)
综合阶段:试卷一、二各50分,总分60分即通过,成绩永久有效
这一有效期规定要求考生合理规划各科报考顺序,避免因时间规划不当导致已通过科目成绩失效。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东奥会计在线提供的注会考试时间等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公布的内容为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