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注会考试安排会延用至2026年吗?




随着2025年注会全国统一考试的落幕,许多计划在2026年挑战这一财会行业高含金量证书的考生已然摩拳擦掌。官方虽尚未发布2026年的具体考试日程,但历史的规律与政策的延续性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2025年注会考试安排会延用至2026年吗?
答案是:很大程度上,确实如此。虽然2026年的官方具体时间安排尚未公布,但回顾过往几年的考试日程,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稳定的规律,这使得2025年的安排对2026年考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注会考试时间的稳定性从历史数据来看,注会考试时间确实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近年来,专业阶段考试通常安排在8月下旬的周末进行。例如:
●2023年考试在8月25日-27日举行
●2024年在8月23日-25日举行
●2025年则安排在8月23日-24日
这种在8月下旬周末举行考试的时间安排规律,有助于考生提前规划备考进度。因此,预计2026年的注会考试也很可能安排在8月下旬的周末,例如8月22日-23日或8月23日-24日。
▶科目安排的延续性注会考试的科目设置保持稳定:
专业阶段包含六个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
综合阶段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2025年的科目具体时间安排为:
8月23日(周六):
08:30-11:30《会计》(第一场)
13:00-15:00《税法》
17:00-19:00《经济法》
8月24日(周日):
08:30-11:00《审计》
08:30-11:30《会计》(第二场,部分考区)
13:00-15:30《财务成本管理》
17:00-19:00《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综合阶段考试同样在8月24日:
08:30-12:00《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
14:00-17:30《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
基于以上分析,虽然2026年的具体考试时间需以中注协官方通知为准,但2025年的考试安排无疑为备考2026年的考生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参考框架。
二、备考2026年注会考试需紧盯哪些关键时间节点?
一份清晰的备考时间表能让考生事半功倍。尽管2026年的具体日期需待官方公布,但参考2025年的关键时间节点,我们可以对2026年的重要时段做出合理预测,并据此规划备考节奏。
▶2026年注会考试关键时间节点预测(参考2025年)
时间节点 | 预测时间段 (参考2025年) | 注意事项 |
报名与资格审核 | 2026年4月上旬至4月底 (预计4月8日-30日) | 首次报名人员需完成学历认证;结合本人实际情况选择报考科目和报考地。 |
考试报名交费 | 2026年6月中旬至6月底 (预计6月16日-30日) | 可根据备考情况审慎交费,并允许在考区不变前提下调整科目;交费后科目不得更改且费用不退。 |
准考证下载打印 | 2026年8月上旬至8月中旬 (预计8月5日-20日) | 务必及时下载打印,避免影响考试。 |
专业阶段考试 | 2026年8月下旬 (预计8月22日-23日或23日-24日) | 《会计》科目可能因人数多在部分考区设两场,以准考证为准。 |
综合阶段考试 | 预计与专业阶段考试同期周末举行 | |
考试成绩发布 | 2026年11月下旬 | 可登录网报系统查询成绩。 |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报名交费分离:注会考试报名分为“报名信息填报”和“交费”两个环节,且中间相隔约两个月。这允许考生根据实际备考情况,在交费期间审慎调整最终报考科目。
无补报名:官方明确强调,报名结束后不再开放补报名通道。考生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报名步骤。
关注官方通道:所有预测均基于往年规律,最终安排请务必以2026年初左右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https://www.cicpa.org.cn)官方发布的《2026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报名简章》为准。
三、如何依据预测科学规划2026年注会备考?
明确了大致的时间框架后,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制定出一份科学且高效的备考计划。合理的规划是成功通过注会考试的关键。
1.制定三阶段备考节奏一种科学的方法是采用三阶段备考法:
基础夯实阶段:重点掌握核心知识点,如《会计》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合并报表、《审计》的“风险识别应对”主线、《税法》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建议每天学习3小时,完成教材例题和章节练习,建立“错题编码”体系。
强化提升阶段:针对《财务成本管理》这类计算量大的科目,需要每天练习4道大题并限时30分钟,训练到一眼能锁定公式;《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案例可采用“行业-风险-对策”三段模板练习书写答案。每周完成2套模拟卷,当天修改,第二天复习。
冲刺模考阶段:按照实际考试时间进行全真机考模拟,上午8:30-12:00、下午14:00-17:30连续练习;晚上整理错题本,按“公式/概念/审题”三栏复习,让专业术语达到条件反射程度。
2.科学搭配报考科目科目搭配直接影响备考效率和成功率。可根据自身情况参考以下组合:
零基础/在职考生:建议选择“会计+税法”(实务关联性强,降低理解门槛)或“经济法+战略”(偏记忆型组合,缓解计算压力)的两年期搭配。
有基础的考生:可以尝试“会计+审计+税法”(构建财务审计主线,适合基础扎实者)或“财管+战略+经济法”(计算与记忆平衡,提升效率)的三年期组合。
避坑指南:尽量避免在同一年报考“会计+审计+财管”这三门难度高、内容多的“三座大山”,防止精力透支。
3.利用规律,提前启动既然考试时间具有稳定性,考生完全可以参考2025年的日程来提前规划2026年的备考。尽早启动复习,能为应对突发情况留出缓冲时间,也能让知识掌握得更扎实。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东奥会计在线提供的注会考试时间等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公布的内容为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