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置合并工作底稿。将母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各项目的数据过入合并工作底稿。编制调整分录与抵销分录。计算合并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合并数额。填列合并财务报表。
更新时间:2023-01-31 16:17:00 查看全文>>
设置合并工作底稿。将母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各项目的数据过入合并工作底稿。编制调整分录与抵销分录。计算合并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合并数额。填列合并财务报表。
更新时间:2023-01-31 16:17:00 查看全文>>
资产负债率一般使用期末数进行计算。资产负债率是企业的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本身所欠债务的能力。
债务一般按到期时间分为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偿债能力分析也由此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衡量的是对流动负债的清偿能力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为简化处理,如无特殊说明,本章所有的例子均假定如下: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4月30日,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后不再作其他分配;调整事项按税法规定均可调整应交纳的所得税;涉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均假定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不考虑报表附注中有关现金流量表项目的数字。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件结,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
相关知识点,可以点击查看: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期间是指?
编制预算资产负债表以资产负债表期初数为基点,充分考虑预算损益表、预算现金流量表的相关数据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期初数的影响,采用平衡法加以增减后计得。资产及负债的期末数=期初余额+预算期增加数-预算期减少数所有者权益期末数=期初余额+预算期增资数(包括预算期实现的净利润)-预算期分红数。
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
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不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日后,企业利润分配方中拟分配的以及经审议批准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利润,不确认为资产负债表日的负债,但应当在附注中单独披露。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当分别以下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直接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
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账面价值的复核是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有确凿证据表明该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的,应当按照当前最佳估计数对该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
1、资产负债表日
资产负债表日是指会计年度末和会计中期期末。其中,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是指公历12月31日;会计中期通常包括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等,会计中期期末相应地是指公历半年末、季末和月末等。
2、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
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
一、预计利润表
预计利润表是用来综合反映企业在计划期的预计经营成果,是企业财务预算中最主要的预算表之一。编制预计利润表的依据是各业务预算表、专门决策预算表和现金预算表。
二、预计资产负债表
最新知识问答
名师讲解合并资产负债表怎么编制
知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