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资方式资产是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更新时间:2023-02-08 16:46:25 查看全文>>
出资方式资产是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更新时间:2023-02-08 16:46:25 查看全文>>
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的特征:
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资产的确认条件:
资产损失专项申报指的是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以专项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无法进行清单申报的都应该进行专项申报。企业无法准确判别是否属于清单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可以采取专项申报的形式申报扣除。清单申报可直接填报年度申报表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不需要另外报送资料。
成本法就是在现实条件下重新购置或建造一个全新状态的评估对象,所需的全部成本减去评估对象的实体性陈旧贬值、功能性陈旧贬值和经济性陈旧贬值后的差额,以其作为评估对象现实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
成本法的优点:
成本法作为国际上公认的资产评估三大基本方法之一,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特别是对于不存在无形陈旧贬值或贬值不大的资产来说,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只需要确定重置成本和实体损耗贬值,从而确定两个评估参数的资料,计算的依据又比较具体,并且很容易被搜集到,因此该方法在资产评估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特别适合使用在评估单项资产和没有收益,市场上又难找到交易参照物的评估对象。
资产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某一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
固定资产: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折旧
无形资产:
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因此,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通常需要同时估计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资产的计税基础:
(1)固定资产计税基础=固定资产-税法承认的累计折旧
(2)外购无形资产计税基础=无形资产-税法承认的累计摊销。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计税基础=(无形资产-税法承认的累计折旧)×175%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计税基础=购入的成本
(4)投资性房地产计税基础=投资性房地产-税法承认的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一般认为,如果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则认定所涉及的补价为“少量”,该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如果该比例等于或高于25%,则视为货币性资产交换。
是需要考虑的。年数总和法指的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最新知识问答
名师讲解出资方式资产是什么
知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