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产的计税基础:固定资产计税基础=固定资产-税法承认的累计折旧;外购无形资产计税基础=无形资产-税法承认的累计摊销,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计税基础=(无形资产-税法承认的累计折旧)×175%。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计税基础=购入的成本等等。
更新时间:2022-02-23 17:40:50 查看全文>>
资产的计税基础:固定资产计税基础=固定资产-税法承认的累计折旧;外购无形资产计税基础=无形资产-税法承认的累计摊销,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计税基础=(无形资产-税法承认的累计折旧)×175%。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计税基础=购入的成本等等。
更新时间:2022-02-23 17:40:50 查看全文>>
资本和资产的区别
1、定义不同:
资本是指企业所有者投入生产经营,能产生经济效益的资金;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特征不同:
资本的主要特征有
(1)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资本是一种运动。
资产净利率的计算公式
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100%
资产平均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资产净利润率又叫资产报酬率、投资报酬率或资产收益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和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
资产净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越强;资产净利润率越低,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越弱。资产净利润率与净利润成正比,与资产平均总额成反比。资产净利润率是影响所有者权益利润率的最重要的指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而资产净利润率又取决于销售净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的高低。
资产净利润率意义
1、资产净利润率表示企业全部资产获取收益的水平,全面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投入产出状况。通过对该指标的深入分析,可以增强各方面对企业资产经营的关注,促进企业提高单位资产的收益水平。
资产损失专项申报指的是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以专项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无法进行清单申报的都应该进行专项申报。企业无法准确判别是否属于清单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可以采取专项申报的形式申报扣除。清单申报可直接填报年度申报表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不需要另外报送资料。
有形资产是指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对外投资等。
(1)存货,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孰低计量;
(2)固定资产,期末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
(3)成本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期末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
(4)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期末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5)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
(6)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
包括。每股公积金分资本公积金和盈余公积金。因为每股净资产=期末普通股净资产/期末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资本公积金和盈余公积金都属于所有者权益,所以每股净资产是包括每股公积金的。
由于税法不承认计提的减值损失,只有在实际发生减值时才能允许税前扣除,所以资产的计税基础中,不能扣除预计的减值准备,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账面原值-税法承认的折旧或者摊销。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出资产按照处置资产相同的处理,换入资产按照公允价值入账。
借: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等
资产处置损益(换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或借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银行存款等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
比如,一项固定资产在期末的账面价值是10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80万元,那么分录是:
相关知识推荐
最新知识问答
名师讲解资产的计税基础填什么数据
知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