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东奥会计在线/知识专题/ 中级会计师/自己研发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是什么

自己研发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是什么

自己研发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是什么

自行研发无形资产会计分录:发生研发支出时,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研究阶段支出和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阶段支出),贷: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期末,将费用化的研发支出转入当期管理费用,借:管理费用,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期末,研发支出的借方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是列入“开发支出”(非流动资产)项目的。

更新时间:2023-12-05 15:38:26 查看全文>>

  •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方法是什么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分为两种。一种是成本法,一种是权益法。

    一、成本法

    投资方持有的对子公司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方为投资性主体且子公司不纳入其合并财务报表的除外。投资方在判断对被投资单位是否具有控制时,应综合考虑直接持有的股权和通过子公司间接持有的股权。在个别财务报表中,投资方进行成本法核算时,应仅考虑直接持有的股份份额。

    二、权益法

    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方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投资方在判断对被投资单位是否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时,应综合考虑直接持有的股权和通过子公司间接持有的股权。如果认定投资方在被投资单位拥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个别财务报表中,投资方进行权益法核算时,应仅考虑直接持有的股权份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投资方进行权益法核算时,应同时考虑直接持有和间接持有的份额。

    相关知识点,可以点击查看:

    查看全文>>
  • 自主研发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包括哪些

    自主研发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

    自主研发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包括开发过程中的研发支出、开发过程中领用的材料、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人工费。

    无形资产含义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无形资产的内容包括:

    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商业秘诀。

    (1)专利权:是指国家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人对其发明创造在法定期限内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

    查看全文>>
  • 研发费用会计分录

    研发费用会计分录

    发生支出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

    每期期末结转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查看全文>>
  • 研发费用结转会计分录

    研发费用结转会计分录:

    资本化: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

    费用化: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

    查看全文>>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费用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指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

    例题:自行研发产生费用2400万元,受关联方委托进行研发,收取研发费用1000万元。计算所得税纳税调整?

    解析:收取受托研发费用,对于受托方而言是“收入”,不涉及在税前扣除的问题。对于委托方,支付委托研发费用,在税前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还可以享受加计扣除。企业自行研发发生的研发费用应加计扣除=2400×75%=1800(万元),所以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800万元。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旨在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具体来说,如果企业开展了研发活动并产生了研发费用,那么这些费用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得到额外的扣除。

    最新政策

    自2023年1月1日起,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则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对于集成电路企业和工业母机企业,在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研发费用,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20%在税前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20%在税前摊销。

    查看全文>>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行业范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行业范围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规定,本通知适用于会计核算健全、实行查账征收并能够准确归集研发费用的居民企业。

    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是可以享受加计扣除的。企业研究开发活动指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提倡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改进的明确目标。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应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创新性,推动技术发展;二是价值性,任何事物都应有他出现的价值,技术上取得一定成果;三是符合目录,规定。

    不适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行业,一是烟草制造业;二是住宿和餐饮业;三是批发和零售业;四是房地产业;五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六是娱乐业;七是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行业。其他行业均可以。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起始于1996年。当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联合下发了《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财工字〔1996〕41号),首次就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问题进行了明确。

    加计扣除是企业所得税的一种税基式优惠方式,一般是指按照税法规定在实际发生支出数额的基础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的扣除数额。如对企业的研发支出实施加计扣除,则称之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按照现行政策规定,企业为了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

    查看全文>>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

    研发费用的具体范围包括:

    人员人工费用

    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直接投入费用

    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不构成固定资产的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

    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调整、检验、维修等费用,以及通过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租赁费。

    查看全文>>
  • 研发支出的处理及减值的计提

    研发支出是会计科目,研发支出的期末余额应该记入开发支出项目,研发支出是记入开发支出项目的,而开发支出属于非流动资产项目,是可以计提减值准备的。如果研发支出发生了减值损失,则分录为:借:资产减值损失,贷:研发支出减值准备。

    查看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最新知识问答

名师讲解自己研发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是什么

知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