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东奥会计在线/知识专题/ 中级会计师/所得税年报怎么报

所得税年报怎么报

所得税年报怎么报

所得税年报申报,所得税年报属于国税申报的,就直接登录申报网站进行填写申报。属于地税申报的,就去专管员处拷贝所得税汇算清缴软件,或登录当地地税网站下载该软件,然后填写完整,进行提交申报,并打印纸质报表到地税窗口办理。

更新时间:2023-01-27 11:16:27 查看全文>>

  •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什么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以下情况:

    (1)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2)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差额。

    某些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未作为财务报告中资产、负债列示的项目,如果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影响的不同,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查看全文>>
  • 递延收益是什么意思

    递延收益,是指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

    1.对于确认为递延收益的政府补助,如果按税法规定,该政府补助为免税收入,则并不构成收到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未来期间会计上确认为收益时,也同样不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因此,不会产生所得税影响。

    2.对于确认为递延收益的政府补助,如果按税法规定,应作为收到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缴企业所得税,则该递延收益的计税基础为0。资产负债表日,该递延收益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0之间将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如期末递延收益账面价值为 100万元,则产生 100万元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递延收益的应用范围主要包括:

    1.政府补助:

    当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时,这些资产可能与企业资产相关,也可能与企业的收益或费用相关。如果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并且这些补助的金额是确定的,企业应当将其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损益。

    如果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企业应当将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然而,如果补助是与企业未来的收益或费用相关的,企业应当将其确认为递延收益。

    查看全文>>
  •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什么意思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负债的确认与偿还一般不会影响企业未来期间的损益,也不会影响其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因此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为0,计税基础即为账面价值。例如,企业的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但是某些情况下,负债的确认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损益,进而影响不同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使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产生差异,如按照会计规定确认的某些预计负债。

    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

    相关知识点,可以点击查看:

    资产的计税基础怎么理解

    查看全文>>
  • 纳税调整增加额是什么意思

    纳税调整增加额:

    1、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时不作为收益计入财务报表,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作为收益需要交纳所得税。

    2、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时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财务报表,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则不允许扣减。

    所得税会计的特点:

    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准则规范的是资产负债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

    【提示】对于暂时性差异,未来期间由税前会计利润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纳税调减的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条件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未来期间由税前会计利润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纳税调增的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符合条件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查看全文>>
  • 核定征收所得税如何算

    采用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应纳所得税额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额×应税所得率

    查看全文>>
  • 公司所得税费用怎么算

    公司所得税费用算法为: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公司所得税费用有两种计算方法:

    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查看全文>>
  • 个体经营所得税怎么报,有关项目填报说明,个人所得税,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内容

    个体经营所得税怎么报

    申报期限实行查账征收的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纳税人应在次月(季)十五日内办理预缴纳税申报;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如果在1年内按月或分次取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纳税人应在每月或每次取得所得后的十五日内办理预缴纳税申报。实行核定征收的,纳税人应在次月(季)十五日内办理纳税申报。纳税人不能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办理延期申报。

    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表头项目税款所属期:填写纳税人自本年度开始生产经营之日起截至本月最后1日的时间。

    表内信息栏投资者信息栏:填写个体工商户、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和合伙企业合伙人的相关信息。

    姓名:填写纳税人姓名。中国境内无住所个人,其姓名应当用中、外文同时填写。

    身份证件类型:填写能识别纳税人唯一身份的有效证照名称。

    查看全文>>
  • 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间,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所需资料

    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间

    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企业在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应当自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六十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当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企业注销的,应当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就其清算所得向税务机关申报并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汇算清缴

    查看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最新知识问答

名师讲解所得税年报怎么报

知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