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资产重分类:企业将一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应当按照该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借:交易性金融资产(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债权投资减值准备,贷:债权投资——成本/利息调整等(账面余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倒挤:可借可贷)等。
更新时间:2022-02-17 15:49:18 查看全文>>
金融资产重分类:企业将一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应当按照该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借:交易性金融资产(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债权投资减值准备,贷:债权投资——成本/利息调整等(账面余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倒挤:可借可贷)等。
更新时间:2022-02-17 15:49:18 查看全文>>
权益类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重分类账务处理,主要涉及到将其从一种计量方式转变为另一种计量方式,常见的重分类包括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即交易性金融资产)转变为其他类型的金融资产,如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等。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重分类为债权投资
1.会计处理原则:
以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作为新的账面余额。
根据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确定其实际利率。
2.会计分录:
借:债权投资(公允价值)
金融资产分类的特殊规定:
初始确认时,企业可基于单项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的后续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按规定确认股利收入,不需计提减值准备。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表明企业持有该金融资产或承担该金融负债的目的是交易性的:
1.取得相关金融资产或承担相关金融负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出售或回购。
2.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属于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近期实际存在短期获利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组合中有某个组成项目持有的期限稍长也不受影响。
3.相关金融资产成金融负债属于衍生工具。但符合财务担保合同定义的衍生工具以及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除外。例如,未作为套期工具的利率互换或外汇期权。
只有不符合上述条件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才可以进行该指定。
企业在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企业尚未成为合同一方时,即使企业已在计划在未来交易,不管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都不是企业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无论款项是否收到,均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不属于本期收入,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到,也不作为本期收入。
相关知识点推荐,可以点击查看:
不同金融资产之间的重分类有哪些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减值的账务处理
确定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减值准备”或“坏账准备”科目。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或贷款和应收款项,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应在原确认的减值损失范围内按已恢复的金额,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等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等科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的账务处理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是指金融资产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金融资产所能收到的价格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产权秩序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它代表了会计计量体系变革的总体趋势。
金融资产转移,是指企业(转出方)将金融资产让与或交付给该金融资产发行方以外的另一方(转入方)。这里所指的金融资产,既包括单项金融资产,也包括一组类似的金融资产;既包括单项金融资产(或一组类似金融资产)的一部分,也包括单项金融资产(或一组类似金融资产)整体。
金融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对于债权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如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应当根据其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之间的差额计算确认减值损失。
金融资产是指一切代表未来收益或资产合法要求权的凭证,亦称金融工具或证券。是指单位或个人拥有的以金融资产价值形态存在的资产,是一种索取实物资产的权利。主要分为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
相关知识推荐
最新知识问答
名师讲解金融资产重分类的会计处理
知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