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又称平均付现期,是衡量公司需要多长时间付清供应商的欠款,属于公司经营能力分析范畴。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为:应付账款周转率=采购额/平均应付账款余额*100%;应付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净额/平均应付账款余额×100% =主营业务成本净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2×100%;应付账款周转天数=360/应付账款周转率。
更新时间:2023-08-07 09:08:01 查看全文>>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又称平均付现期,是衡量公司需要多长时间付清供应商的欠款,属于公司经营能力分析范畴。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为:应付账款周转率=采购额/平均应付账款余额*100%;应付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净额/平均应付账款余额×100% =主营业务成本净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2×100%;应付账款周转天数=360/应付账款周转率。
更新时间:2023-08-07 09:08:01 查看全文>>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也叫流动资产周转率,是指从公司取出资金到公司最终收回资金的时间周期。可以用来度量公司资金的有效利用程度,反映公司流动资产管理的效率。该指标通常表示为一年内流动资产的总额在多少次循环中收回。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计算公式
1.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流动资产总额×365/营业收入
2.流动资产总额=现金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
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是企业资产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流动资产按照流动性大小可分为速动资产和非速动资产。
1.速动资产,是指在很短时间内可以变现的流动资产,如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各种应收款项。
存货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
1、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次数
2、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360/存货周转率=[360*(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产品销售成本
3、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4、存货平均余额=(年初余额+年末余额)÷2
存货周转天数分析
企业的存货期末计量涉及可变现净值。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存货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
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一)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
(二)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存货的期末计量涉及可变现净值属性。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存货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
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一)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
(二)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总资产周转率小于1说明企业周转较慢,销售能力较弱。企业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方法,加速资产的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
总资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净额与平均资产总额之比,它是衡量资产投资规模与销售水平之间配比情况的指标。
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
总资产周转天数=360÷总资产周转率(次)
存货周转天数越长说明公司流动资金使用效率低、变现能力差,公司存货积压、存货周转速度慢、反映销售状况不好。
存货周转天数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开始,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周转天数越少,说明存货变现的速度越快,民间非营利组织资金占用在存货的时间越短,存货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
“存货周转天数”是存货周转率的一个辅助性指标,周转天数越短,说明流动资金使用效率越好。
存货周转天数的计算:
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次数=(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360/存货周转率=[360*(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产品销售成本
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平均余额=(年初余额+年末余额)÷2
存货周转率越大说明销售好,但是有时太大,对企业也有不利,回款不及时,产品供不应求及库存短缺,资金周转不灵等,理想比值应该是1:1。
相关知识推荐
最新知识问答
名师讲解什么是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知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