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产减值的转回和转销的区别:转回是指影响资产减值的因素消失,使资产的价值回升时,在原计提减值准备范围内将其转回。转销是指发生的费用是从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等资产减值准备的结转核销。
更新时间:2025-06-15 15:58:21 查看全文>>
资产减值的转回和转销的区别:转回是指影响资产减值的因素消失,使资产的价值回升时,在原计提减值准备范围内将其转回。转销是指发生的费用是从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等资产减值准备的结转核销。
更新时间:2025-06-15 15:58:21 查看全文>>
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基本方法:
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较高者为资产可收回金额。
在下列情况下,可以有例外或者作特殊考虑:
(1)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再估计另一项金额。
(2)没有确凿证据或者理由表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显著高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可以将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视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对于企业持有待售的资产往往属于这种情况,即该资产在持有期间(处置之前)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可能很少,其最终取得的未来现金流量往往就是资产的处置净收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以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作为其可收回金额是适宜的,因为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大会显著高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3)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如果无法可靠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更多相关知识点,可以点击查看:
资产减值的重要性:
资产减值会计也是对资产未来可能流入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的一种判断,对企业的利润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企业通过确认资产价值,不仅可以消化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而且还可以提高资产的质量,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获取经济利益的实力。同时,实行资产减值会计可以使企业根据其实际情况合理地预计可能带来的损失,这样有利于提高资产的效益,降低潜在的风险,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这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出企业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财务状况,对规范市场信息行为,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
资产减值对象主要包括以下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商誉;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等。
更多相关知识点,可以点击查看:
资产减值判断标准:
1.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
2.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3.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4.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
5.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
6.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或者亏损)远远低于(或者高于)预计金额等。
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对于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与套期会计有关外,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2)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所产生的所有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或利得和汇兑损益之外,均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直至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或被重分类。但是,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该金融资产的利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该金融资产计入各期损益的金额应当与视同其一直按摊余成本计量而计入各期损益的金额相等。
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应当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3)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除了获得的股利(属于投资成本收回部分除外)计入当期损益外,其他相关的利得和损失(包括汇兑损益)均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且后续不得转入当期损益。当其终止确认时,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应当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留存收益。
更多相关知识点,可以点击查看:
资产减值不属于资产处置。
资产处置损益是指企业处置非流动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这里的非流动资产包括企业处置未划分或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及无形资产。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
资产减值对象主要包括以下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商誉;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等。
资产减值的迹象与测试:
(一)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
原则:公允价值下降;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下降。
资产减值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符合确认条件时,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未来少交税)。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
资产减值对象主要包括以下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商誉;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等。
资产减值的迹象与测试:
(一)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
原则:公允价值下降;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下降。
商誉减值是指对企业在合并中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后,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商誉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是指企业获取正常盈利水平以上收益(即超额收益)的一种能力,是企业未来实现的超额收益的现值。商誉减值影响利润。
资产减值测试是指企业财务会计人员根据企业外部信息与内部信息,判断企业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有确切证据表明资产确实存在减值迹象时,则需要合理估计该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相关知识推荐
最新知识问答
名师讲解资产减值的转回和转销的区别
知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