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会计师需要确定好可接受信赖过度风险,可容忍偏差率以及预计总体偏差。再去确定所需的样本规模,样本规模是指从总体中选取样本项目的数量。在审计抽样中,如果样本规模过小,就不能反映出总体的特征,注册会计师就无法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其审计结论的可靠性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得出错误的审计结论
更新时间:2025-08-27 13:23:00 查看全文>>
注册会计师需要确定好可接受信赖过度风险,可容忍偏差率以及预计总体偏差。再去确定所需的样本规模,样本规模是指从总体中选取样本项目的数量。在审计抽样中,如果样本规模过小,就不能反映出总体的特征,注册会计师就无法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其审计结论的可靠性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得出错误的审计结论
更新时间:2025-08-27 13:23:00 查看全文>>
非统计抽样不计量抽样风险。
在非统计抽样中,抽样风险无法直接计量。注册会计师通常将估计的总体偏差率(即样本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相比较,以判断总体是否可以接受。
不同时具备统计抽样两个基本特征的抽样方法为非统计抽样。
非统计抽样优点:
1.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
2.主要用于定性分析。
非统计抽样缺点:
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接受信赖过度风险为10%,可容忍偏差率为7%,预计总体偏差为1.75%。在信赖过度风险为10%时,7%可容忍偏差率与1.75%预计总体偏差率的交叉处为55,即所需的样本规模为55。
审计抽样确定抽样方法:按照审计抽样决策的依据不同划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按照审计抽样目的不同划分为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非抽样风险的产生原因包括下列情况:
1.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2.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定义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
3.注册会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例如注册会计师依赖应收账款函证来揭露未入账的应收账款。
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素而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 非抽样风险包括审计风险中不是由抽样所导致的所有风险。非抽样风险控制:可以降低或防范,不能量化,但可以通过仔细设计审计程序,采取适当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进行适当的指导、监督和复核,适当改进实务工作,将非抽样风险降至合理保证的可接受的水平。
审计抽样的适用性: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
审计抽样的基本特征:
1、抽样审计不同于详细审计。详细审计是指百分百地审计对象总体中的全部项目,并根据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意见。而抽样审计是从审计对象总体根据统计原理选取部分样本进行审计,并根据样本推断总体并发表审计意见。
审计抽样方法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注册会计师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
审计抽样的特点:
1、抽样审计不同于详细审计。详细审计是指百分百地审计对象总体中的全部项目,并根据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意见。而抽样审计是从审计对象总体根据统计原理选取部分样本进行审计,并根据样本推断总体并发表审计意见。
2、审计抽样不能等同于抽查。抽查作为一种技术,可以用于审前调查、确定审计重点、取得审计证据,在使用中无严格要求。而审计抽样作为一种审计方法,需运用统计原理,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抽样方法的要求实施。
3、抽样审计一般可用于逆查、顺查、函证等审计程序,也可用于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但审计师在进行询问、观察、分析性复核时则不宜运用审计抽样。
相关内容可查看:
最新知识问答
名师讲解审计抽样怎样确定样本量
知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