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抽样风险有两个途径,一是调整样本量,增加样本。二是采用恰当的抽样方法,合理地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抽样风险分为下列两种类型:信赖过度风险(控制测试)和误受风险(细节测试)——影响审计效果信赖过度风险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等。
更新时间:2025-11-05 11:06:50 查看全文>>
控制抽样风险有两个途径,一是调整样本量,增加样本。二是采用恰当的抽样方法,合理地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抽样风险分为下列两种类型:信赖过度风险(控制测试)和误受风险(细节测试)——影响审计效果信赖过度风险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等。
更新时间:2025-11-05 11:06:50 查看全文>>
传统变量抽样属于统计抽样。
传统变量抽样运用正态分布理论,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的特征。传统变量抽样涉及难度较大、较为复杂的数学计算,注册会计师通常使用计算机程序确定样本规模,一般不需懂得这些方法所用的数学公式。
1.传统变量抽样的优点:
①如果账面金额与审定金额之间存在较多差异,传统变量抽样可能只需较小的样本规模就能满足审计目标。
②注册会计师关注总体的低估时,使用传统变量抽样比货币单元抽样更合适。
③需要在每一层追加选取额外的样本项目时,传统变量抽样更易于扩大样本规模。
④对零余额或负余额项目的选取,传统变量抽样不需要在设计时予以特别考虑。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使用范围
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
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
推荐阅读:
审计抽样得出总体结论:
如果样本结果不支持计划的控制运行有效性和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注册会计师通常有两种选择:
进一步测试其他控制(如补偿性控制),以支持计划的控制运行有效性和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
提高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并相应修改计划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注册会计师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
审计抽样的特征
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抽样总体是目标总体的某些方面或者本身,比如研究某市个体商业经营单位,抽样总体可以是营业执照,即可以将该市所有个体商业经营单位的营业执照记录作为抽样总体。抽样单元,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项目。
审计抽样的方法:按照审计抽样决策的依据不同划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按照审计抽样目的不同划分为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包括信赖过度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信赖过度风险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信赖过度风险可能导致不适当地减少从实质性程序中获取的证据,进而导致审计的有效性下降,更容易导致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因而更应予以关注。信赖不足风险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信赖不足风险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增加不必要的实质性程序,进而导致降低审计效率。
属性抽样是指根据控制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其目的在于估计总体既定控制的偏差率或偏差次数。
以上就是属性抽样知识点的全部详细内容了。
非统计抽样是指按照职业判断进行样本设计和实施抽样的技术。非统计抽样的特点:不能对抽样风险进行控制和量化。
最新知识问答
名师讲解抽样风险怎么控制
知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