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东奥会计在线/知识专题/ 注册会计师/审计抽样选取项目的方法是什么

审计抽样选取项目的方法是什么

审计抽样选取项目的方法是什么

审计抽样选取项目的方法是:随机数表选样法、系统选样法、分层选样法。

更新时间:2025-10-19 17:45:24 查看全文>>

  • 审计抽样怎样确定样本量

    注册会计师需要确定好可接受信赖过度风险,可容忍偏差率以及预计总体偏差。再去确定所需的样本规模,样本规模是指从总体中选取样本项目的数量。

    在审计抽样中,如果样本规模过小,就不能反映出总体的特征,注册会计师就无法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其审计结论的可靠性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得出错误的审计结论;相反,如果样本规模过大,则会增加审计工作量,造成不必要的时间和人力的浪费,降低审计效率,失去审计抽样的意义。

    查看全文>>
  • 审计抽样如何得出总体结论

    审计抽样得出总体结论:

    如果样本结果不支持计划的控制运行有效性和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注册会计师通常有两种选择:

    进一步测试其他控制(如补偿性控制),以支持计划的控制运行有效性和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

    提高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并相应修改计划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注册会计师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

    审计抽样的特征

    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查看全文>>
  • 审计抽样确定样本规模

    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接受信赖过度风险为10%,可容忍偏差率为7%,预计总体偏差为1.75%。在信赖过度风险为10%时,7%可容忍偏差率与1.75%预计总体偏差率的交叉处为55,即所需的样本规模为55。

    查看全文>>
  • 审计抽样确定测试目标

    控制测试的目标是提供控制运行是否有效的审计证据,以支持计划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样本设计:审计抽样中样本设计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测试目标;定义总体与抽样单元,注册会计师应当确保总体的适当性和完整性;定义误差构成条件。

    查看全文>>
  • 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包括信赖过度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信赖过度风险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信赖过度风险可能导致不适当地减少从实质性程序中获取的证据,进而导致审计的有效性下降,更容易导致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因而更应予以关注。信赖不足风险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信赖不足风险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增加不必要的实质性程序,进而导致降低审计效率。

    查看全文>>
  • 抽样风险的影响因素

    抽样风险的影响因素: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或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此类风险影响审计的效果,并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或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风险。此类风险影响审计的效率。

    查看全文>>
  • 审计抽样的基本特征

    审计抽样的基本特征:

    1、抽样审计不同于详细审计。详细审计是指百分百地审计对象总体中的全部项目,并根据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意见。而抽样审计是从审计对象总体根据统计原理选取部分样本进行审计,并根据样本推断总体并发表审计意见。

    查看全文>>
辅导课程
2026年注会课程
辅导图书
2026年注会图书

相关知识推荐

最新知识问答

名师讲解审计抽样选取项目的方法是什么

知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