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就是指获取审计证据的数量。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审计含义理解要点:审计的用户是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审计的目的是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内涵,增强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更新时间:2025-08-14 15:51:23 查看全文>>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就是指获取审计证据的数量。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审计含义理解要点:审计的用户是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审计的目的是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内涵,增强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更新时间:2025-08-14 15:51:23 查看全文>>
期初余额的审计程序是财务审计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旨在确保企业在特定起始日期的所有账户余额准确无误。
一.确认期初余额
核对余额:审计师首先需要核对账户余额的准确性,确保与上一年度审计报告中的期初余额相一致,或根据会计政策和前期调整后的结果相符合。
审查财务报表:通过审查上一年度的财务报表,了解期初余额的构成和金额。
二.评估内部控制
评估制度: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包括会计制度、财务报告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等,以确定其有效性和适用性。这有助于判断期初余额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确认期初余额的计算方法
1、在总体复核阶段实施的分析程序主要是在于强调并解释财务报表项目上个会计期间以来发生的重大变化,已证实财务报表中列报的所有信息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与注册会计师取得审计证据一致。
2、在总体复核阶段实时分析程序并非为了对特定账户余额和披露提供实质性的保证水平,因此并不如实质性分析程序那样详细和具体,而往往集中在财务报表从层次。
相关知识点,可以点击查看:
评价预期值的准确性越高,注册会计师通过分析程序获取的保证水平将越高。
在评价作出预期的准确程度是否以在计划的保证水平上识别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主要因素:
1、对实质性分析程序的预期结果作出预测的准确性。
2、信息可分解的程度。通常,数据的可分解程度越高,预期值就越准确。
3、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可获性。
审计含义理解要点:
1、审计的用户是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即审计可以用来有效满足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的需求。
函证的其他内容:
1、交易性金融资产。
2、应收票据。
3、其他应收款。
4、预付账款。
5、由其他单位代为保管,加工或销售的存货。
6、长期股权投资。
计划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内容:审计工作是一项持续的过程,通常注册会计师在前一期审计工作结束后即开始本期的审计计划工作,直到本期审计工作结束为止。
审计含义理解要点:
1、审计的用户是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即审计可以用来有效满足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的需求。
2、审计的目的是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内涵,增强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即以合理保证的方式提高财务报表的质量,而不涉及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
相关知识点,可以点击查看:
审计业务基本要求:
1、遵守审计准则。
2、最守职业道德准则。
3、保持职业怀疑。
4、合理利用职业判断。审计的最终产品是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针对审计报告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并实现公允反映发表审计意见,并以审计报告的形式予以传达。
审计含义理解要点: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除运用审计抽样的方法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获取审计证据外,还可以运用抽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观察,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场所、实物资产和有关业务活动及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等所进行的实地察看。
最新知识问答
名师讲解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知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