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东奥会计在线/知识专题/ 注册会计师/退回多交的企业所得税账务处理是什么

退回多交的企业所得税账务处理是什么

退回多交的企业所得税账务处理是什么

退回多交的企业所得税账务处理:收到本年退回的税金,借:银行存款,贷:所得税费用。结转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贷:本年利润。收到以前年度退回的税金,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等。

更新时间:2025-06-09 14:52:14 查看全文>>

  • 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

    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是指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立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就其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应缴纳的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以“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

    扣缴义务人

    对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取得工程作业和劳务所得应缴纳的所得税,税务机关“可以指定”工程价款或者劳务费的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

    1、预计工程作业或者提供劳务期限不足一个纳税年度,且有证据表明不履行纳税义务的。

    2、没有办理税务登记或者临时税务登记,且未委托中国境内的代理人履行纳税义务的。

    3、未按照规定期限办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或者预缴申报的。

    代扣代缴,是指按照税法规定,负有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在向纳税人支付款项时,从所支付的款项中依法直接扣收税款金额代为向税务局缴纳。

    查看全文>>
  •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规定时期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自行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的所得税数额,确定该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并填写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提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

    所得税汇算清缴会计分录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补税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1、通过汇算清缴,用全年应交所得税减去已预交税额,得到的数额如果是正数,代表企业应补缴税额,分录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缴纳此汇算清缴税款时,分录如下:

    查看全文>>
  • 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区别是什么

    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区别是:

    应纳税所得额是根据所得税税法的要求,以一定期间应税收入扣减准予扣除的项目后计算的应税所得,其目的是为企业进行纳税申报和国家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经营所得提供依据。

    应纳税额是纳税人按应纳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向国家缴纳的税额。

    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查看全文>>
  •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计提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缴纳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查看全文>>
  • 企业所得税准予扣除的项目是什么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包括利息支出的扣除、计税工资的扣除、捐赠的扣除、职工养老基金和待业保险基金的扣除、残疾人保障基金的扣除、财产、运输保险费的扣除、固定资产租赁费的扣除。

    1、利息支出的扣除

    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2、计税工资的扣除

    计税工资是指按照税法规定,在计算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除的工资标准。

    3、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

    查看全文>>
  • 规定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哪些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内容:

    利息支出的扣除。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计税工资的扣除。计税工资是指按照税法规定,在计算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除的工资标准。

    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纳税人按照计税工资标准计提的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提取比例分别为2%、14%、2.5%),可以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

    捐赠的扣除。纳税人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在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允许扣除。

    职工养老基金和待业保险基金的扣除。职工养老基金和待业保险基金,在省级税务部门认可的上交比例和基数内,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残疾人保障基金的扣除。对纳税人按当地政府规定上交的残疾人保障基金,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查看全文>>
  •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

    企业应纳所得税额=当期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有两种计算方法:

    直接计算法: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额-免税收入额-各项扣除额-准予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额

    间接计算法:

    查看全文>>
辅导课程
2025年注册会计师课程
辅导图书
2025年注册会计师图书

相关知识推荐

最新知识问答

名师讲解退回多交的企业所得税账务处理是什么

知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