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评估的方法有风险因素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内部控制评价法、分析性复核法、定性风险评价法、风险率风险评价法。
更新时间:2025-08-12 10:39:29 查看全文>>
风险评估的方法有风险因素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内部控制评价法、分析性复核法、定性风险评价法、风险率风险评价法。
更新时间:2025-08-12 10:39:29 查看全文>>
审计单位的目标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指针。
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与经营风险:
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与下列方面有关的目标和战略,并考虑相应的经营风险:
1.行业发展
被审计单位不具备足以应对行业变化的人力资源和业务专长。
2.开发新产品或提供新服务
被审计单位产品责任增加。
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区别:
风险识别是指找出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风险评估是指对重大错报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风险识别和评估的作用: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为注册会计师在下列关键环节作出职业判断提供重要基础:
1.确定重要性水平,并随着审计工作的进程评估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是否仍然适当;
2.考虑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恰当,以及财务报表的列报是否适当;
风险识别和评估的要求:
一、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一个连续和动态地收集、更新与分析信息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
二、恰当运用职业判断
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确定需要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程度。
三、评价了解的程度是否恰当
评价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程度是否恰当,关键是看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是否足以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
非统计抽样不计量抽样风险。
在非统计抽样中,抽样风险无法直接计量。注册会计师通常将估计的总体偏差率(即样本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相比较,以判断总体是否可以接受。
不同时具备统计抽样两个基本特征的抽样方法为非统计抽样。
非统计抽样优点:
1.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
2.主要用于定性分析。
非统计抽样缺点:
企业风险管控,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风险管理的特征
一、战略性:
1.主要运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层面。
2.站在战略层面整合和管理企业层面风险是全面风险管理的价值所在。
二、全员化
1.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由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和所有员工参与的,对企业所有风险进行管理旨在把风险控制在风险容量以内,增进企业价值的过程(全员参与、风险可控、增加价值)。
投资风险评估是在对投资风险进行识别和衡量的基础上,从整体考虑投资所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以及不同风险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对投资活动所带来的影响。
风险评估报告是对信息资产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以及三者综合作用而带来风险的可能性的评估。
批准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报告是董事会在全面风险管理方面主要履行的职责。
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三个步骤。
1.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指查找企业各业务单元、各项重要经营活动及其重要业务流程中有无风险,有哪些风险。
最新知识问答
名师讲解风险评估方法是什么
知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