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际贡献分析法的含义是通过对比各个备选方案的边际贡献额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的决策方法。
更新时间:2025-06-08 13:32:40 查看全文>>
边际贡献分析法的含义是通过对比各个备选方案的边际贡献额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的决策方法。
更新时间:2025-06-08 13:32:40 查看全文>>
贡献毛益,即边际贡献又称边际利润,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金额。边际贡献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以绝对额表现的边际贡献,分为边际贡献总额和单位边际贡献;另一种是以相对数表示的边际贡献率,是边际贡献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贡献毛益的意义
贡献毛益是产品销售收入或销售净收入在扣除其自身的变动成本之后,对企业盈利所作的贡献,用它补偿固定成本之后,尚有剩余的话,即为企业营业利润。如果不足以补偿企业所耗费的固定成本,两者之间的差额为企业营业亏损。
边际贡献率计算公式
边际贡献率计算公式: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100%
1.绝对额表示的边际贡献计算公式
(1)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边际贡献率
安全边际的表现形式有
(1)安全边际额指正常销售额(或实际订货额)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的差额,它表明销售额下降多少企业仍不亏损。
计算公式:安全边际额=正常销售额(或实际订货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2)安全边际量指正常销售量(或实际订货量)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的差额,它表明销售量下降多少企业仍不亏损。
计算公式:安全边际量=正常销售量(或实际订货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3)安全边际率即安全边际与正常销售额(或当年实际订货额)的比值。
计算公式: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额/正常销售额(或实际订货额)×100%
边际效用公式: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单位边际贡献×销售数量=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利润
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即总效用的增量。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称为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可以用来决策是否开发新产品,点击如下内容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经济中的边际效用是什么意思
边际效应是什么
单位边际贡献是管理会计中一个经常使用的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边际贡献是运用盈亏分析原理,进行产品生产决策的一个十分重要指标。通常,边际贡献又称为“边际利润”或“贡献毛益”等。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法是指以有关方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指标作为决策评价指标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一般在企业的生产受到某一项资源,如原材料、人工工时或机器台时数有限制时使用在决策时要优先安排单位资源贡献边际的那种产品进行生产。常用于生产经营决策中的互斥方决策,如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由于销售收入被分为变动成本和边际贡献两部分,前者是产品自身的耗费,后者是给企业的贡献,两者百分率之和应当为1。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
边际贡献分析法的决策原则是选择边际贡献总额的方为优。
边际贡献分析法的含义是通过对比各个备选方的边际贡献额的大小来确定方的决策方法。
边际资本成本率计算公式:
BPj=TFj/Wj
式中: BPj——筹资总额分界点;
最新知识问答
名师讲解边际贡献分析法的含义
知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