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税金及附加的账务处理:计算应交税费时:借: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城建税等。实际缴纳税费时: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城建税等,贷:银行存款。期末结转时:借:本年利润,贷:税金及附加。
更新时间:2022-02-26 15:17:32 查看全文>>
税金及附加的账务处理:计算应交税费时:借: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城建税等。实际缴纳税费时: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城建税等,贷:银行存款。期末结转时:借:本年利润,贷:税金及附加。
更新时间:2022-02-26 15:17:32 查看全文>>
交税金的分录根据不同的税种和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常见税种的分录:
1.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
购进货物或接受劳务时
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
印花税确实属于税金及附加科目。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自2017年起,印花税计入“税金及附加”科目进行核算。具体来说,印花税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应负担的相关税费之一,包括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等。在实际操作中,印花税通常不需要计提,而是在实际缴纳时计入“税金及附加—印花税”科目借方,同时银行存款科目贷方。
以下是对此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范围
税金及附加:指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这些税费通常包括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以及印花税等。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如合同、凭证、书据、账簿及权利许可证等)的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因采用在应税凭证上粘贴印花税票作为完税的标志而得名。
二、会计与税务处理
会计处理: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全面试行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名称已调整为“税金及附加”。该科目涵盖了企业经营活动所发生的上述各类税费,包括印花税。然而,并非所有的印花税都计入“税金及附加”科目。例如,融资租赁合同缴纳的印花税是计入“固定资产”的;对于一次购买印花税票或一次缴纳印花税额较大的情况,则属于管理费用,在购买印花税票时先计入“待摊费用”,发生应税行为之后再转入“管理费用”。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定义
城镇土地使用税是一种资源税,其征税对象是国有土地,并以实际占用的土地单位面积为计税标准,按规定税额对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征收。这种税收是针对土地使用者对国有土地资源的占用而征收的。
“税金及附加”科目的核算内容
“税金及附加”科目是企业会计中的一个重要科目,用于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这些税费包括但不限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等。这些税费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支付的费用,并且会影响企业的利润。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会计处理
根据会计处理和税法规定,城镇土地使用税应计入企业的“税金及附加”科目。这意味着企业在计算和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时,应将其视为一种费用,并计入当期的损益表中。这一处理方式有助于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本,并符合相关税法和会计准则的要求。
法律依据
依据财会【2016】22号文规定,全面试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名称调整为“税金及附加”科目。
该科目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利润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调整为“税金及附加”项目。需要提醒的是,之前是在“管理费用”科目中列支的“四小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也同步调整到“税金及附加”科目。
一、计提时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车船税。
二、上交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车船税。
属于。
环境保护税是对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污染和损害环境的行为作出财政惩罚,使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成为一项经济行为,鼓励环保投资,改善环境同时也达到节约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环境保护税的内容一般由水污染税、噪声污染税、空气污染税、土壤污染税、废物处理税等组成。
税种的制定是根据环境污染情况及其后果,以及政府的环保目标,根据区域环境污染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结合国际社会共同使用的一般原则来确定。 拓展知识:环境保护税是一种政府采取的经济工具,它可以通过对污染活动进行税收,从而对环境污染的行为进行惩罚,提高污染活动的成本,从而让污染行为变得经济上不合算,从而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环境保护税统一计入税金及附加,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
相关知识点,可以点击查看:
土地增值税属于税金及附加么
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不属于税金及附加。
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是指按照税法规定负有扣缴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在向个人支付应纳税所得时,应计算应纳税额,从其所得中扣除并缴入国库,同时向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这主要是针对个人收入进行征税的一种方式。
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需要缴纳的各种税费、附加费用和其他政府性收费,具体包括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等,以及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等其他政府性收费。这些税费主要是企业基于其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的。
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个人所得,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其计税依据是个人的应纳税所得额。
税金及附加的征税对象则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项业务,其计税依据主要是交易金额或企业运营结果(如会计利润)。
核算与报告:
税金及附加的会计分录
计算应交税费时: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城建税等
实际缴纳税费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城建税等
贷:银行存款
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包括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
1、城市维护建设税=(实际缴纳增值税+消费税)×适用税率(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镇的税率为5%)
2、教育费附加=(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3%
地方教育附加=(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2%
3、房产税
从价计征:全年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
从租计征:应纳税额=不含增值税租金收入×12%(或4%)
相关知识推荐
最新知识问答
名师讲解税金及附加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知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