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东奥会计在线/知识专题/ 初级会计师/本月无需交纳税金如何做会计凭证

本月无需交纳税金如何做会计凭证

本月无需交纳税金如何做会计凭证

应纳税额和滞纳金为1元以下的、不需要支付的款项,不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会计上按原计提路径冲回即可。

更新时间:2024-05-29 10:50:25 查看全文>>

  • 交税金的分录要怎么做

    交税金的分录根据不同的税种和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常见税种的分录:

    1.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

    购进货物或接受劳务时

    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

    查看全文>>
  • 印花税属于“税金及附加”项目吗

    印花税确实属于税金及附加科目。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自2017年起,印花税计入“税金及附加”科目进行核算。具体来说,印花税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应负担的相关税费之一,包括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等。在实际操作中,印花税通常不需要计提,而是在实际缴纳时计入“税金及附加—印花税”科目借方,同时银行存款科目贷方。

    以下是对此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范围

    税金及附加:指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这些税费通常包括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以及印花税等。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如合同、凭证、书据、账簿及权利许可证等)的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因采用在应税凭证上粘贴印花税票作为完税的标志而得名。

    二、会计与税务处理

    会计处理: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全面试行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名称已调整为“税金及附加”。该科目涵盖了企业经营活动所发生的上述各类税费,包括印花税。然而,并非所有的印花税都计入“税金及附加”科目。例如,融资租赁合同缴纳的印花税是计入“固定资产”的;对于一次购买印花税票或一次缴纳印花税额较大的情况,则属于管理费用,在购买印花税票时先计入“待摊费用”,发生应税行为之后再转入“管理费用”。

    查看全文>>
  • 增值税属于税金及附加么

    增值税不计入税金及附加,而是应该计入“应交增值税”中。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包括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等。

    相关知识点,可以点击查看:

    城镇土地使用税属于税金及附加么

    查看全文>>
  • 车船税属于税金及附加么

    依据财会【2016】22号文规定,全面试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名称调整为“税金及附加”科目。

    该科目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利润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调整为“税金及附加”项目。需要提醒的是,之前是在“管理费用”科目中列支的“四小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也同步调整到“税金及附加”科目。

    一、计提时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车船税。

    二、上交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车船税。

    查看全文>>
  • 城镇土地使用税属于税金及附加么

    城镇土地使用税是指国家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对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以其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按照规定的税额计算征收的一种税。开征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利于通过经济手段,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变土地的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促进合理、节约使用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有利于适当调节不同地区、不同地段之间的土地级整收入,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理顺国家与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分配关系。“税金及附加”科目用于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

    相关知识点,可以点击查看:

    房产税属于税金及附加么

    查看全文>>
  • 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属于税金及附加么

    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不属于税金及附加。

    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是指按照税法规定负有扣缴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在向个人支付应纳税所得时,应计算应纳税额,从其所得中扣除并缴入国库,同时向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这主要是针对个人收入进行征税的一种方式。

    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需要缴纳的各种税费、附加费用和其他政府性收费,具体包括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等,以及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等其他政府性收费。这些税费主要是企业基于其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的。

    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个人所得,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其计税依据是个人的应纳税所得额。

    税金及附加的征税对象则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项业务,其计税依据主要是交易金额或企业运营结果(如会计利润)。

    核算与报告:

    查看全文>>
  • 应交税金是什么会计科目

    应交税金是负债类会计科目。

    企业根据税法规定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车辆购置税等。

    企业应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各种税费的应交、交纳等情况。应交纳的各种税费等计入该科目贷方,实际交纳的税费计入该科目借方;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尚未交纳的税费,期末余额如在借方,反映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税费。本科目按应交税费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代扣代交的个人所得税,也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而企业交纳的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车辆购置税等不需要预计应交数的税金,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

    相关知识点,可以点击查看:

    查看全文>>
  • 教育费附加计入哪个会计科目

    教育费附加计入税金及附加会计科目。

    教育费附加是企业按实际交纳增值税和消费税税额之和的一定比例计算交纳的。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实际交纳的增值税+实际交纳的消费税)×征收率

    基本账务处理:

    计提时:

    借:税金及附加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查看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最新知识问答

名师讲解本月无需交纳税金如何做会计凭证

知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