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润是企业家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经营效果的综合反映,也是其最终成果的具体体现。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
更新时间:2023-02-04 14:26:39 查看全文>>
利润是企业家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经营效果的综合反映,也是其最终成果的具体体现。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
更新时间:2023-02-04 14:26:39 查看全文>>
平均利润率指社会总资本的年利润率,亦称一般利润率。资本家阶级每年生产的剩余价值同社会范围内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它体现了职能资本家之间分配剩余价值的关系。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形成的原因:
1.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的竞争结果。
2.各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不同,会有同的利润率。
3.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各部门资本家必然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的竞争。
4.通过资本转移使各部门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价格涨落,引起利润率升降,使部门利润率趋势于平均,形成平均利润率。
5.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一定量的预付资本按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成本利润率法是按产品单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制定产品价格的方法。也就是在产品成本上增加一部分盈利的方法。大多数企业是按成本利润率来确定所加利润的大小的。
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科目可按“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进行明细核算。
税前利润率计算公式
1.税前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税前利润,是指在所得税上缴前的利润,就是企业的营业收入扣除成本费用以及流转税后的利润,叫税前利润,即在这个基础上缴纳所得税。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是指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一个科目。在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 营业收入×100%。销售利润率对权益利润率有很大作用。销售利润率高,权益利润率也高;反之,权益利润率低。影响销售利润率的因素是销售额和销售成本。销售额高而销售成本低,则销售利润率高;销售额低而销售成本高,则销售利润率低。
销售利润率是企业利润与销售额之间的比率。它是以销售收入为基础分析企业获利能力。销售利润率是利润总额除以销售收入。所以月销售利润率=月利润总额/销售收入。
成本费用利润率能反映一个企业经营成果的多少。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获利能力越强。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期间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反映了企业在当期发生的所有成本费用所带来的收益的能力。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利润率常用百分比表示。营业利润率是指企业的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率的指标,反映了在考虑营业成本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通过经营获取利润的能力。营业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商品销售额提供的营业利润越多,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反之,此比率越低,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弱。
利润率分析指的是对企业发生利润进行的分析,要分析企业的销售利润摩、成本利润率、产值利润率和资金利润率,将实际利润率与计划利润率比较,说明利润率指标的完成情况。将本企业利润率与同类企业比,找出利润率水平的差距,井查找原因。
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根据利润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1.销售利润率(毛利率)
公式:
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营业收入×100%
最新知识问答
名师讲解利润与利润率是什么
知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