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货币资金二级科目;交易性金融资产二级科目;利润分配二级科目;长期股权投资二级科目(权益法);财务费用二级科目;销售费用二级科目。
更新时间:2022-04-22 16:50:47 查看全文>>
其他货币资金二级科目;交易性金融资产二级科目;利润分配二级科目;长期股权投资二级科目(权益法);财务费用二级科目;销售费用二级科目。
更新时间:2022-04-22 16:50:47 查看全文>>
销售商品的会计科目主要涉及收入类、成本类以及资产类等多个方面,这些科目共同构成了企业销售商品业务的会计核算体系。
一.收入类科目
1.主营业务收入:
定义:用于记录企业主要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
核算内容:当企业销售商品并确认收入时,会将收到的货款或形成的应收账款记入该科目的贷方。如果发生销售退回或销售折让,会冲减销售收入,记入该科目的借方。
期末处理:期末时,将商品销售净收入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结转后一般无余额。
2.其他业务收入(虽然不直接针对销售商品,但属于收入类科目的补充):
摊销无形资产的会计科目有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累计摊销等科目。
1.自用无形资产的摊销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摊销
2.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摊销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按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六大类。
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指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和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它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1、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负债,是指企业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3、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4、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会计科目类别包括:
1.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六大类。每一类会计科目可按一定标准再分为若干个具体的科目。
2.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相关知识点,可以点击查看: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谨慎性怎么理解
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1、定义区别:会计科目指的是账户名称,并不涉及到结构方面。但账户除了有一定的格式,还具备了一定的结构。
2、反映内容区别:会计科目只单单说明了其经济内容,而账户除了能够反映其经济内容,还能对其增减变化、结余相关情况进行系统反映及控制。
3、作用不同:会计科目作用于开设账户及填凭证方面,但账户作用于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会计资料。(某一具体会计对象)
联系:
1、会计科目也就是账户的名称,而账户的设置依据正是会计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为详细和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它是反映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的科目。明细分类科目除会计准则规定设置的以外,可以根据本单位经济管理的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自行设置。
明细账(也称明细分类账)通常根据总账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设置,用来分类登记某一类经济业务,提供有关的明细核算资料。明细账是形成有用的会计信息的基本程序和基础环节,借助于明细账,既可以对经济业务信息或数据作进一步加工整理,进而通过总账形成适合于会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又能为了解会计信息的形成提供具体情况和有关线索。
成本类科目是反映成本的费用和成本的支出,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支出等。
成本类科目是反映成本费用和支出的,用于核算成本的发生和归集情况,提供成本相关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与账户,是会计在从事财务工作时,必须记录的两个项目。设置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账务处理所遵循的规则和依据,而账户的设置,则能够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及结余情况,因此两者缺一不可。
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
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会计科目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等科目。
账户: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关知识推荐
最新知识问答
名师讲解会计二级科目有哪些
知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