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注会考试已结束!趁热打铁,快来转战cma吧!

来源:东奥会计在线责编:柳2025-08-25 09:12:16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已经结束了,对于注会考生而言,考完注会后转战cma不失为一个极具前瞻性与性价比的选择,还能为职业发展增添助力。合理的选择cma考季并制定科学备考计划,是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那么,就请来关注以下精彩内容吧,说不定可以帮助到你呦!

2025年注会考试已结束!趁热打铁,快来转战cma吧!

一、注会考生为何要转战cma

1.知识体系互补,一加一大于二

CPA与cma的知识体系存在着巧妙的互补关系。CPA侧重于审计、财务会计、税务等领域,致力于帮助考生构建坚实的财务基础,熟悉各类准则与合规要求,在财务报表审计、税务筹划等方面具备深厚专业能力。而cma聚焦于管理会计领域,着重培养考生在企业内部决策支持、成本控制、绩效管理以及战略规划等方面的能力。这种知识体系的互补性,使得注会考生在转战cma时,能够迅速找到知识的衔接点,实现知识的高效迁移,大大降低学习成本,同时拓宽自身知识边界,形成“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全方位知识架构,提升综合专业素养。

2.考试难度降低,快速取证不是梦

CPA考试的难度堪称财会领域的“珠穆朗玛峰”,专业阶段需攻克6门科目,且单科通过率常年维持在20%以下,考生往往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历经数年才有望取得证书。与之相比,cma考试仅设2门科目,分别为P1《财务规划、绩效与分析》和P2《战略财务管理》,题型以选择题(占75%)和情境题(占25%)为主,全球平均通过率在50%-60%,中文考试通过率更是高达80%。注会考生凭借已有的扎实财务知识基础,若备考方法得当,完全能够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高效完成cma全科备考,实现快速取证,大大缩短个人证书获取周期,为职业发展增添有力筹码。

3.职业发展拓宽,职场道路任你行

CPA证书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税务鉴证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持有CPA证书的人员往往能够在事务所中获得较好的职业发展机会,从事审计、税务咨询等相关工作。然而,随着企业对内部财务管理与决策支持需求的不断提升,单纯具备审计与财务会计技能已难以满足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cma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财务分析、预算决策、成本控制等岗位备受青睐。注会考生在取得cma证书后,能够实现从传统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华丽转身,可选择的职业路径得到极大拓宽,不仅能够在企业中担任财务经理、财务分析师、财务总监等核心管理岗位,还能够涉足战略咨询、企业风险管理等新兴领域,在职业发展上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与更高的薪资待遇。

4.政策支持助力,职业发展添动力

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与发展,积极出台各项政策鼓励财务人员向管理会计方向转型。cma作为国际知名的管理会计认证,受到了各地政府的广泛认可与大力支持。此外,许多企业为了提升内部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也积极鼓励员工报考cma,并为通过考试的员工提供报销考试费用、岗位晋升优先考虑等福利。注会考生转战cma,能够充分享受这些政策红利,为个人职业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方面CPA (注册会计师)cm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
职业定位财务会计、审计、税务合规管理会计、战略决策、成本控制、绩效管理
核心能力会计准则应用、审计程序执行、税法合规性分析预算编制、成本管控、绩效评估、风险决策、业财融合
适合领域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税务领域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战略规划、成本管理、制造业、互联网行业
考试科目6门专业阶段+1门综合阶段2门科目
备考周期3-5年1年内可完成
通过率单科通过率约15%-25%全球通过率约40%-50%,中文考试通过率略高(约80%左右)
独特优势国内唯一具有审计签字权的资质全球180国家认可,被誉为“企业内部的财务军师”
职业发展审计/税务从业者、会计师事务所企业财务管理者、希望转型战略决策岗位的从业者
2025年趋势数字化审计工具成为考核重点,需掌握Python基础数据处理新增“智能财务分析”和“可持续发展成本管理”模块,数字化相关内容占比提升至40%

(1)P1与注会各科目的知识点重合汇总

cma知识点

(2)P2与注会各科目的知识点重合汇总

cma知识点

二、注会考生可以选择的cma考季与备考计划

1.cma考试考季分析与选择

各考季对比与选择

考季时间注册截止日期考位预约截止日期适用性分析备考特点
2025年11月考季2025年9月22日2025年9月29日时间非常紧张CPA考后仅2个月左右备考时间,压力巨大,容易准备不充分。
2026年4月考季预计2026年2月下旬预计2026年3月初推荐选择有约6-7个月的充足备考时间,节奏更从容,利于扎实掌握知识并通过考试。
2026年7月考季预计2026年6月上旬预计2026年6月中旬备选方案备考时间非常充裕(约9-10个月),但周期过长可能容易产生懈怠。

选择2026年4月考季,意味着你从2025年9月开始,有约6-7个月的时间可以专心准备cma的两门考试。这个时间窗口对于有CPA基础的你来说,是足够且从容的,允许你系统地学习新知识、充分做题练习,并能从容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2.详细的备考计划 (以2026年4月考季为例)

以下计划假设你从2025年9月中旬开始准备,到2026年4月中旬考试,约有7个月的时间。

阶段一:预备与规划(2025年9月)

目标:了解CMA、准备资料、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信息搜集与注册:访问IMA中文官网等,了解最新官方考试政策、报名流程和费用。可以考虑注册成为IMA会员,并完成考试资格的申请。

资料准备:购买官方教材。可以考虑搭配一套靠谱的辅导课程(网课更佳),这能帮你梳理重点、节省时间。

计划制定:根据你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规划出每周固定的学习时间。建议每周至少保证15-20小时的学习时间。可以将两门科目串联学习,也可以并联学习。对于有基础的你,先P1后P2是更常见和推荐的选择。

初步浏览:快速浏览一遍两本教材的目录和框架,对cma的知识体系有个整体印象。

阶段二:系统学习与第一轮复习(2025年10月-2026年1月底)

目标:完成所有知识点第一轮覆盖,理解核心概念,完成章节练习题。

P1《财务规划、绩效与分析》学习(约2.5个月)

重点章节:外部财务报告决策、规划、预算与预测、绩效管理、成本管理。策略:你的CPA基础在“外部财务报告决策”和部分“内部控制”上会有优势。重点关注与你之前所学可能不同的管理会计视角,如各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差异分析、绩效评估(平衡计分卡)等。配合做章节课后习题,巩固理解。

P2《战略财务管理》学习 (约2.5个月)

重点章节:财务报表分析、公司金融、决策分析、风险管理、投资决策。策略:CPA中的财管知识可能对“财务报表分析”和“公司金融”部分有帮助。重点关注风险管理和职业道德,以及资本预算决策中更深层次的应用。同样,学完一章就做一章的练习题。

笔记整理:在学习过程中,整理自己的笔记或思维导图,尤其是对于重难点和新知识。

阶段三:强化巩固与第二轮复习(2026年2月-2026年3月中旬)

目标:攻克重难点,串联知识点,开始做模拟题和真题。

重难点突破:根据第一轮的学习和做题情况,识别出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强化。

知识串联:尝试将不同章节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因为cma的案例题often需要综合运用多个领域的知识。

模拟题/真题演练:开始定期做整套的模拟题或历年真题。严格计时,模拟真实考试环境。目的是熟悉题型、把握答题节奏、检验学习成果。

错题回顾:整理错题本,定期回顾,分析错误原因,是概念不清、计算失误还是审题马虎。

阶段四:冲刺与考前准备2026年3月中旬-考前)

目标:总复习,保持题感,调整心态,准备上场。

总复习:快速过一遍教材和自己的笔记,强化记忆公式、概念和理论框架。

聚焦案例题:重点练习和掌握案例题的答题技巧。学习如何结构化地回答问题,清晰展示计算过程和分析思路。即使最终结果不对,步骤分也很重要。

全真模考:进行1-2次完全按照考试时间和流程进行的模考,提前适应考试强度。

心态调整与物资准备:保持良好作息,放松心态。提前确认考场位置,准备好考试所需物品(身份证、准考证、计算器等)。

三、针对注会考生备考cma的策略与技巧

利用优势,弥补差异:充分发挥你CPA知识背景的优势,快速掌握熟悉的内容。同时,正视CPA与cma在思维模式和知识焦点上的差异,主动调整学习视角。

理解重于记忆:cma考试更注重理解和应用,而非死记硬背。务必理解公式背后的逻辑和适用场景。

练习是关键:财务管理类考试离不开大量练习。通过做题来发现知识盲区、熟练解题技巧、提高答题速度。

时间管理:既然选择了较长的备考周期,就需要保持学习的连贯性,避免前松后紧。即使工作忙碌,每天也尽量抽出一些时间接触学习内容。

关注考纲变化:虽然2025年的考纲已经稳定,但在备考时仍需以你购买的最新版教材和官方信息为准。

四、常见问题

Q:CPA考完后直接备考cma,知识会混淆吗

A:cma和CPA的知识体系有重叠但也有显著差异。只要在学习时有意识地进行区分,理解两者不同的侧重点,通常不会造成严重混淆。你的CPA基础反而会成为助力。

Q:备考cma需要报班吗

A:这取决于你的自学能力、时间紧迫程度和预算。培训班可以提供规划、重点讲解和答疑,节省你的时间。如果你自学能力强、时间充裕,自学也是完全可行的。

五、总结

作为CPA考生,你在转战cma时,则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优势,能够更高效地完成备考。

通过合理的选择cma考季,并制定科学有效的备考计划,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定能在cma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为个人职业发展开启新的篇章。

最后,祝愿所有参加2025年注会的考生们都能顺利通过,也希望大家在转战cma后,一次就上岸,取得cma证书

cma下载资料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东奥会计在线提供的关于cma考试等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网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本文为东奥会计在线原创文章,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1
打印
24c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