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捐赠计入什么科目

来源:东奥会计在线 责编:冯云旭 2024-05-20 09:30:00

精选回答

东奥中级会计职称

2024-05-20 09:30:00

对外捐赠计入什么科目

对外捐赠通常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营业外支出是指除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支出等以外的各项非营业性支出。这些支出通常与企业日常活动无直接关联,但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也不会影响企业从正常经营活动中获得的利润。

营业外支出的项目包括:

1.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包括固定资产处置损失和无形资产出售损失。这些损失源于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时,其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所产生的差额。

2.公益性捐赠支出:企业对外进行公益性捐赠所发生的支出。这种支出是企业为了履行社会责任,帮助社会公益事业而发生的。

3.非常损失:指企业对于因客观因素(如自然灾害等)造成的损失,在扣除保险公司赔偿后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净损失。

4.盘亏损失:经批准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存货盘亏损失。这包括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丢失或损坏。

5.罚款支出:企业支付的滞纳金、罚款、违约金、赔偿金、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不包括税收滞纳金、罚款)。这些支出通常是由于企业违反了某些规定或合同条款而产生的。

6.债务重组损失:指按照债务重组协议规定支付给债权人的金额,与企业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这通常发生在企业进行债务重组时,为了减轻债务负担而与债权人达成的协议。

7.营业外支出-汇兑损失:企业因向银行结售或购入外汇而产生的银行买入、卖出价与记账所采用的汇率之间的差额,以及月度(季度、年度)终了,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币期末余额按照期末规定汇率折合的记账人民币金额与原账面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等。

企业对外捐赠的所得税扣除规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

1.扣除标准: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这里的公益性捐赠支出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

2.超额结转:如果企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超过了年度利润总额的12%,那么超出的部分可以在接下来的三年内逐年扣除。这种扣除方式被称为“限额扣除”。

3.扣除凭证:企业进行捐赠支出税前扣除时,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的捐赠票据和其他必要资料,以证明捐赠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这些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捐赠协议、捐赠票据、银行转账凭证等。

4.特定对象捐赠:对于向特定对象如红十字会等的捐赠,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等社会力量向红十字事业捐赠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等专项文件,也有相应的税前扣除优惠政策。这些特定对象一般是在特定时期或特定领域内有重要公益意义的组织或机构。

5.跨年度捐赠:对于跨年度的捐赠支出,如果已实际收付,则应在实际收付当年确认并计入相应的所得额。这意味着,如果企业的捐赠支出发生在上一年度,但实际支付在本年度,那么这部分支出应在本年度确认并计入相应的所得额。

相关知识点,可以点击查看:

存货包括生产成本科目吗

存货减值损失是什么科目

会计知识点解读,考点分析可以关注中级会计实务栏目。

免费试听 全部>>

资料下载
查看资料
免费领取

学习方法指导

考前学习资料

名师核心课程

摸底测试习题

章节练习前两章

阶段学习计划

考试指南

学霸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