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核心能力_25年注册会计师战略学习要点




从近几年考试情况来看,注册会计师战略科目的“背”是一个最基本的要素,换言之,如果仅靠背,那么通过这一科目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并且会分析运用。以下为知识点企业的核心能力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
【所属章节】
第二章:战略分析
第二节: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知 识 点】
企业的核心能力
1.概念
核心能力又称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具有重要竞争意义的经营活动中能够持续比其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的能力。
2.重要观点
(1)一个企业可能不止拥有一种核心能力,少数表现卓越的企业会同时拥有好几种核心能力。
(2)不同企业可表现出多种多样的核心能力。例如,开发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的创新能力;生产高质量产品的技能等。
(3)从根本上说,核心能力是企业中各个不同部分有效合作的结果(不是一种单项知识、技术或资源,而是整合的结果)。这种核心能力会深深地根植于企业的各种知识、技巧和人的能力之中。
(4)普雷哈拉德和哈梅尔将企业的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分别比喻为一棵树的树根、树干和花果。其中,核心能力是树根,它将营养成分源源不断地首先输送到树干,培育出核心产品,然后通过树干即核心产品结出花果即各种最终产品。
举例:特斯拉公司的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
特斯拉公司的核心能力是其强大的研发能力,特别是其芯片与电池的研发与制造技术;核心产品是其开发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及芯片;在核心产品的基础上生产的最终产品,则是特斯拉公司通过逐步拓宽的生产线生产出来的Modle 3、Modle S、Modle Y等一系列新能源汽车产品。
3.核心能力的特征
特征 | 内涵 | 提炼 |
价值性 | 具有战略价值,能够使企业在创造价值的活动中做得比竞争对手更优秀,包括向顾客提供超出期望的利益,以及为企业创造长期竞争优势和超过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利润 | 高利益 |
独特性 | 是企业的资源和能力长期积累、优化的结果,难以通过市场交易、复制或模仿获得,是企业所独有的 | 难模仿 |
不可替代性 | 非核心能力带来的竞争优势难以具有持续性,容易被替代,而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其他能力不可替代的 | 能持续 |
动态性 | 只有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来调整或打造新的核心能力,才有可能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 常更新 |
整合性 | 是企业将多个领域的多种优势资源融合在一起,产生协同作用的结果 | 重协作 |
可延展性 | 既能够不断衍生出新的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也可以溢出、渗透、辐射、扩散到企业经营的其他相关产业 | 可衍生 |
点拨:
核心能力特征的记忆口诀:价值独特不可替代,(但经过)动态整合可延展。
4.核心能力的识别与评价
(1)企业的自我评价。这种在企业自己内部收集信息的方法既快速又经济。
(2)产业内部比较。这种方法能够告诉企业自己是否强于竞争对手,但无法告诉其导致该结果的原因。
(3)基准分析。
这种方法常用于企业之间的业绩比较,目的是发现竞争对手的优缺点,并吸收其优点,突破其缺点,进而帮助企业从竞争对手的表现中获得思路和经验,从而超越竞争对手。
通常情况下,能够衡量业绩的活动都可以成为基准对象。但把企业的每一项活动都作为基准对象是不切实际的,企业可以主要关注以下几个领域:占用较多资金的活动;能显著改善与顾客关系的活动;能最终影响企业结果的活动等。
点拨:
“主要关注的领域”需要适当熟悉,往年曾考核过“原文甄别”的客观题。
基准对象的不同决定了基准类型的不同。基准类型主要包括一般基准、竞争性基准、内部基准、过程或活动基准和顾客基准。
基准类型 | 主要内容 | 提炼 |
内部基准 | 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互为基准进行学习与比较 | 企业内部 |
竞争性基准 | 直接以竞争对手为基准进行比较 | 同行业+直接竞争 |
过程或活动基准 | 以具有类似核心经营业务的企业为基准进行比较,但是二者之间的产品和服务不存在直接竞争的关系 | 非直接竞争+类似核心经营业务 |
一般基准 | 以具有相同业务功能的企业为基准进行比较 | 非直接竞争+相同业务功能 |
顾客基准 | 以顾客的预期为基准进行比较 | 顾客 |
点拨:
5种基准类型的记忆口诀:一境(竞)内乘(程)客。
①一般基准:中国工商银行所在的金融业与如家酒店所在的酒店业都是服务行业,具有相同的业务功能。
②竞争性基准:在钢铁行业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新钢公司借助于中钢协这个行业平台,加大了对标交流力度。
③内部基准:YH超市的其他门店可以以经营绩效较好的内部门店为基准进行学习。
④过程或活动基准:格兰仕作为一家微波炉制造商可以以生产空调的格力为基准进行比较。二者虽不具有直接竞争的关系,但都具有家电技术研发、制造、营销等类似的核心经营业务。
⑤顾客基准:海尔在研发新型冰箱时,结合消费者的储物习惯和需求,使设计的新型冰箱具有多温区、大容量、节能环保等特点,一经推出便获得消费者的高度认可。
辨析:
过程或活动基准vs一般基准
相同点 | 二者均存在于“非直接竞争”的关系中 |
不同点 | 过程或活动基准看“核心业务”,如电冰箱制造商和空调制造商都涉及家电类技术研发业务 |
一般基准看“业务功能”,如银行业和酒店业都需要提升自身客户服务水平 |
(4)成本驱动力和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会计方法相比,作业成本法能提供更有用的信息(如找出企业的成本驱动力)。
(5)收集竞争对手的信息。
5.企业核心能力与成功关键因素
它们都是公司盈利能力的指示器。虽然它们在概念上的区别是清楚的,但在特定的环境中区分它们并不容易。例如,一个成功关键因素可能是某产业所有企业要成功都必须具备的,但它也可能是特定公司所具备的独特能力。
辨析:
成功关键因素vs企业核心能力
项目 | 成功关键因素 | 企业核心能力 |
分析层面 | 产业和市场层次 | 公司个体 |
对于获得竞争优势的 作用 | 必要非充分条件(紧追不舍) | 充分条件(脱颖而出) |
可复制性 | 大部分厂商通过努力可以获得 | 难以被复制或模仿 |
● ● ●
以上就是注册会计师考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知识点“企业的核心能力”相关内容,下方为战略科目的章节题库,点击下图即可开启刷题模式,巩固基础,加深印象!
注:以上内容选自肖迪老师注册会计师《战略》科目基础班授课讲义
(本文是东奥会计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自东奥会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