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保障倍数越大越好吗

来源:东奥会计在线 责编:孙茜 2023-05-30 17:27:13

精选回答

东奥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

2023-09-28 14:45:29

利息保障倍数越大越好吗

一、利息保障倍数越大越好吗

利息保障倍数衡量企业通过经营活动的收益,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如果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足够高,意味着其有能力偿付利息。利息保障倍数和负债率指标结合在一起,可以清晰展示企业能否“驾驭”债务,即能否保持还本付息的偿债能力。

如果相对于行业平均水平而言,公司负债率偏高,而且利息保障倍数偏低, 则其偿债能力堪忧。如果负债率偏高,但利息保障倍数比较高, 则对其偿债能力的顾虑就会少一些。

原则上来说,利息保障倍数越大越好。利息保障倍数至少要大于1,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偿债能力越强,反之利息保障倍数越小,偿债能力越弱。

但是利息保障倍数高,也只说明企业没有偿债上的风险,但这不代表这就一定是一家好公司,判断好公司,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来进行分析。利息保障倍数也存在局限性,其分子、分母都是建立在利润的口径之上,而实际支付利息需要付出真正的现金流,如果利润与经营现金流背离较大,指标再高,也不能说明企业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利息。

二、已获利息倍数的计算公式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总额=(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资本化利息)

已获利息倍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收益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这个比率越高说明偿债能力越强。但是,在利用这个指标时应该注意到会计上是采用权责发生制来核算收入和费用的,这样,本期的利息费用未必就是本期的实际利息支出,而本期的实际利息支出也未必是本期的利息费用;同时,本期的息税前利润与本期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现金也未必相等。因此已获利息倍数的使用应该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结合起来;另外最好比较本企业连续几年的该项指标,并选择最低指标年度的数据作为标准。

更多相关知识请点击:

体现资产负债权益关系的3个比率是什么

偿付能力是什么意思

了解更多会计考试资讯、知识点,可以点击查看东奥CMA频道。

免费试听 全部>>

  • CMA 现金管理

    2023《P2》基础班

    周默
    免费
    已有2711人学习
  • CMA 债券

    2023《P2》基础班

    周默
    免费
    已有2729人学习
  • CMA 责任中心

    2023《P1》基础班

    周默
    免费
    已有2581人学习